第七十六章 暂停
�去哪儿》,直接由两百多万个链接!

  至于收视率,那就更不用说了,从第二期开始直接雄霸了周五档,第四期更是创造了让人瞠目结舌的百分之六的平均收视率!

  坐在办公室,看着手上有关《爸爸去哪儿》资料,许辉很满意的点了点头。

  他预计的没错,尽管09年还是室内综艺的天下,但野外综艺终究是大势!

  真人秀更是大势!

  中国的电视节目经历了“晚会体”(以春晚为代表)、“游艺体”(以快乐大本营为代表),最终走到了真人秀时代。

  从后世的结果来看,真正火爆荧幕的电视节目基本上都是真人秀类型。

  真人秀是非常符合电视特征的。

  跟电影相比,电视观看相对更随意休闲,我们不需要专门跑去电影院,坐在黑暗中等待故事开始这样一个“仪式”,电视摆在客厅里,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电视成为了生活的“延伸”。

  真人秀抓住了这个特征,所以,观众喜欢!

  本来嘛,电视节目就应该以休闲娱乐为主。

  李熬曾经批评过蔡康勇的《康熙来了》,说这档节目娱乐性太强,一点也不符合蔡康勇的身份之类的。

  蔡康勇则回应李熬的批评说“在电视里找深度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的确是这样,您要是想接受教育,完全可以报考网上远程教育,为什么非要让电视节目也变得那么严肃呢?

  不止如此,《爸爸去哪儿》能走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东方人更重视人伦。

  西方文化更强调“个人”,东方文化更强调“伦理”。

  尤其是以中国为中心的中华文化圈。

  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宗法——专制”社会结构下的“伦理——政治”型文化范式。

  撇开新时代里倾向于美国价值观的一代人(其实即使在这一代人里也只是大城市里的少数),从整个中国社会来看,比起个人奋斗,更加关注的还是古老的宗族、伦理、家庭这些东西。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宗族伦理母题,是《爸爸去哪儿》高收视和超好评的重要保证!

  换句话说,如果在美国搞《爸爸去哪儿》,请一堆白人明星带着孩子到处浪,你猜会有什么下场。

  第二天,就会有无数黑人举着旗帜抗议,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爸爸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