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烽烟再起(一)
p; 李成将茶盏放下,剑眉皱在了一起,身为大夏皇帝李成当然知道大夏现在的国库是什么样,钱的问题并不是太大,关键是粮食,大夏的粮食在横渡大漠时用掉的太多了,现在很多粮库都是空的。
“目前的存粮够八十万大军消耗多久?”李成食指敲了敲书案问道。
“两个月,越境不得超过三百里。”新任户部尚书苏坤道。
“梁帝梁惠的病情大概可以撑多久?”李成又转向薛仁问道,毕竟军情司归他管。
“半年,也许会久一点,但绝对撑不过一年。”薛仁答道,“这是将梁帝的病情咨询了我大夏名医以及南疆名医后得出的答案。”
“灭掉景国,再加上军队的调动,还有梁帝的病情,一旦梁帝驾崩,还有丧葬之礼。保守估计,我们还有两年的时间来准备。”霍炬斟酌着说道。
“大蒙王朝缺粮草吗?”李成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
薛仁愣了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道:“不是很丰足。相比粮食,大蒙王朝更缺铜钱。”
“组织商队,绕道大蒙王朝去南疆购粮,在大蒙王朝境内的赋税就用铜钱和粮食来抵押。袁卿,这件事具体如何操作交给你们鸿胪寺,朕只要粮食能平安运到大夏。”李成道。
袁梁当即躬身道:“臣,遵旨。”
听了李成这句话,御书房里的众人都明白李成是要放弃大梁境内的商道开始为战争做准备了。
看着薛仁,李成继续道:“大将军,你的任务就是让军情司的探子收买大梁的朝臣,尽可能的拖延梁军的时间,还有就是和定王梁鸿搭上关系,无论如何都要将定王和那些亲近我大夏的臣子都保下来。”
薛仁当即也躬身道:“臣,遵旨。”
“武官们都先出去吧,朕还要和内阁诸公商量一下钱粮的事宜。”
所有的武官当即都躬身道:“臣等告退。”
出了御书房,走到了宫门口,薛仁叫住了想要离开的李澜,踌躇了一会儿后薛仁道:“王爷,这次如果真的和大梁开战的话,会很麻烦?”
“确实会很麻烦。”李澜赞同的点头道。
李澜当然知道薛仁的麻烦指的是什么,要知道这些年大夏不仅帮大梁建立了一支三十万人的骑兵,还帮大梁训练了超过五十万的步军。可以这么说,如果大夏和大梁的精锐一旦交战,真的可以说是师父和弟子的交战。不过万幸的一点就是,梁军不像夏军已经全部铁甲化了,军情司的情报显示梁军现在全面铁甲化的军队不�
“目前的存粮够八十万大军消耗多久?”李成食指敲了敲书案问道。
“两个月,越境不得超过三百里。”新任户部尚书苏坤道。
“梁帝梁惠的病情大概可以撑多久?”李成又转向薛仁问道,毕竟军情司归他管。
“半年,也许会久一点,但绝对撑不过一年。”薛仁答道,“这是将梁帝的病情咨询了我大夏名医以及南疆名医后得出的答案。”
“灭掉景国,再加上军队的调动,还有梁帝的病情,一旦梁帝驾崩,还有丧葬之礼。保守估计,我们还有两年的时间来准备。”霍炬斟酌着说道。
“大蒙王朝缺粮草吗?”李成突然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
薛仁愣了一愣,但很快反应过来道:“不是很丰足。相比粮食,大蒙王朝更缺铜钱。”
“组织商队,绕道大蒙王朝去南疆购粮,在大蒙王朝境内的赋税就用铜钱和粮食来抵押。袁卿,这件事具体如何操作交给你们鸿胪寺,朕只要粮食能平安运到大夏。”李成道。
袁梁当即躬身道:“臣,遵旨。”
听了李成这句话,御书房里的众人都明白李成是要放弃大梁境内的商道开始为战争做准备了。
看着薛仁,李成继续道:“大将军,你的任务就是让军情司的探子收买大梁的朝臣,尽可能的拖延梁军的时间,还有就是和定王梁鸿搭上关系,无论如何都要将定王和那些亲近我大夏的臣子都保下来。”
薛仁当即也躬身道:“臣,遵旨。”
“武官们都先出去吧,朕还要和内阁诸公商量一下钱粮的事宜。”
所有的武官当即都躬身道:“臣等告退。”
出了御书房,走到了宫门口,薛仁叫住了想要离开的李澜,踌躇了一会儿后薛仁道:“王爷,这次如果真的和大梁开战的话,会很麻烦?”
“确实会很麻烦。”李澜赞同的点头道。
李澜当然知道薛仁的麻烦指的是什么,要知道这些年大夏不仅帮大梁建立了一支三十万人的骑兵,还帮大梁训练了超过五十万的步军。可以这么说,如果大夏和大梁的精锐一旦交战,真的可以说是师父和弟子的交战。不过万幸的一点就是,梁军不像夏军已经全部铁甲化了,军情司的情报显示梁军现在全面铁甲化的军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