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0进攻的序曲
�他一旁的,是他的上司,也就是这个观察哨的指挥官。他听到了新兵的感叹,冷冷的呵斥了一句。

  这位指挥官可是参加过莫斯科会战的,他可是知道,要想把苏联的士兵赶出他们的阵地,要付出多么巨大的代价。

  有的时候,反复轰击对方的阵地,几个小时之后,苏联人还在那些阵地上,甚至连他们的防御阵地都没有被破坏殆尽。

  “苏联人可比你想的要顽强的多!”他看着对面已经被烟尘覆盖的苏军阵地,开口嘀咕了一句。

  苏军确实没有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在库尔斯克外围准备得非常充分,有各种战壕,还有一些暗堡作为支撑。

  虽然这些防线都不是永备防御工事,但是这些防线还是要比临时搭建起来的防线坚固不少。

  在德军炮兵的洗礼下,苏军士兵依旧在顽强的坚守自己的阵地。他们不打算后退一步,因为后退也就意味着叛国。

  德军的炮弹划破空气,拖着长音坠入苏军的防线之内,在距离战壕几米远的地方,爆炸开来。

  然后,这枚炸弹在地上犁出了一个巨大的弹坑,却没有伤到战壕内苏军士兵分毫。

  大多数的炮弹的杀伤力,都会被战壕抵消掉。实际上能够准确落入战壕的炮弹,并不算多。

  火炮覆盖在德军的进攻之中,只是一道开胃菜罢了。在火炮压制开始之后,往往还会有赶来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加入到这场盛大的演奏之中。

  等火炮停止,这些天空中飞翔着的秃鹰,就会猛然间俯冲而下,发出凄厉的鸣响声。

  那种鸣响才是真正代表着绝望,因为俯冲轰炸机自上而下,可以很好的发现战壕的位置,精确的投掷下携带的炸弹。

  更可怕的是,随着战争的进行,德军研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比如说专门对付地面目标的装备着大口径机炮的型号。

  正常的东线斯图卡装备两门20毫米口径的机炮,但是改装之后的斯图卡“舔地机”,在机翼下面还挂载了两门30毫米口径的航空机炮。

  密集的火力沿着战壕扫射,可以对立面的士兵造成大量的杀伤。伴随着那特有的呼啸声,能轻易的让战壕里面的士兵崩溃。

  这种航炮攻击机,还是攻击苏联坦克部队的利器,比原本挂载炸弹的传统斯图卡,要好用的多。

  果然,就在德军炮击进入尾声的时候,天空中的呼啸声立刻变得清晰起来。

  蜷缩在战壕里的苏军士兵,只能捂着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