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5标准
��之后,也不看英国首相和外交大臣脸上露出的期待,自顾自的说起了第二点来:“另一方面吗,你们可以拿出一些产品,来抵债嘛!”

  这可能是两国之间最简单的贸易结算方案了:无论英国请求减免多少战争赔款,德国方面都只有一个态度:用东西来抵债吧!

  用这个方法,德国可是从英国拿走了无数产品,包括海军的战舰、炮弹,还有英国的发动机。

  劳斯莱斯的发动机在二战的时间段上,还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发动机之一呢。能够用上劳斯莱斯发动机,也算是德国许多汽车飞机的幸运了。

  正是因为有了英国和法国这类国家的工业体系加盟,德国才能在一边作战的前提下,一边从容的进行着自己的四个现代化。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苏联可能是倾全国之力在和德国战斗了,而德国最多只拿出了七分力来。

  在莫斯科会战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的时候,施佩尔在法国敲定了造船工业整合办法,开始整合法国西部的造船工业产能。

  整个法国造船业都要开始行动起来,为德国生产合格的运输船还有补给船。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至少德国未来几年内的用船需求,都要仰仗法国的工业能力了。

  按照李乐的计划,未来3年内,德国要新造1000艘各种型号的军用辅助船只,3000艘大型远洋轮船。

  因为论起战舰来,其实德国海军已经不缺什么了,可是论起其他能力来,德国海军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地中海航线想要繁忙起来,需要的不是战舰,而是海量的商船。沟通印度洋有无,拓展亚洲市场,每一样都需要数不清的船只。

  掠夺需要运输船只,倾销同样需要运输船只,而德国缺少的,恰恰就是英国这种海洋国家,拥有的海洋底蕴。

  同样的,在李乐的计划中,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海军绝对是至关重要的存在。

  而一支远洋的海军,和德国现有的海军构成,是完全不一样的。

  远洋海军需要的海军基地,德国几乎没有。所以大量的补给舰只,就是德国急需的装备了。

  投送能力,和美国海军的正面交战能力,掌控海洋的能力,就是未来德国海军需要重点建设的环节。

  这可不是和英国在大西洋上打破交战,不需要远洋补给,只要战舰开过去破坏航线就可以了。

  毁灭敌国的航线,破坏敌国的海上运输,这只是最基础的制海权争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