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8远东的增援
�发了么?我这几天分配了3万人!”赫鲁晓夫听到了科涅夫的抱怨,看过来质疑道。

  科涅夫苦笑了一下,开口回答赫鲁晓夫道:“前线的损失,这几天可要超过5万人……而且损失的部队里面有太多的老兵,新兵的训练完全跟不上……”

  那些刚刚从后方抽调出来的部队,很多都是没有开过枪的新兵,他们的训练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根本无法掌握作战的基本技能。

  “斯大林同志从远东地区抽调来的10万精锐,马上就要抵达了!到那个时候,你的预备队就会多起来的!”赫鲁晓夫手里有支援,颇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

  从远东地区调集部队增援莫斯科不是什么机密,即便德国人都有这方面的推测和预案,苏联会这么做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只不过抽调出10万部队来,苏军也确实超过了德军的预计。李乐这个假元首预计苏联第一批抽调的部队,最多能有5万人。

  谁知道斯大林真的不顾一切,破釜沉舟的抽调出了10万部队,来针对德国进攻莫斯科做战略部署。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10万从远东地区抽调来的部队,而且是朱可夫曾经率领并且击败过日军的部队,科涅夫才会义无反顾的展开了这一次的反击。

  “第二批调过来的部队,有消息了么?”俗话说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科涅夫希望可以在斯大林还有赫鲁晓夫可以影响远东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抽调出部队到莫斯科。

  这是一件相辅相成的事情,只要莫斯科周边的部队足够多,斯大林的影响力就可以延续。

  而只要斯大林的影响力可以继续下去,那么就可以继续从全国各地抽调兵力,到莫斯科来作战。

  “第二批的部队数量明显少了,依旧只有10万人!而且地方上反映了他们的客观情况,说是有三分之一是新兵。”提到这个事情,赫鲁晓夫就觉得自己气不打一处来。

  第一批次抽调部队的时候,斯大林还坐镇莫斯科。那个时候远东没有丝毫的理由,直接就抽调了10万精锐,驰援莫斯科。

  结果第二次,斯大林正准备离开莫斯科,所以抽调的部队也跟着注了水,掺了三分之一的新兵进来。

  最让赫鲁晓夫感觉到自己没面子的是,第三批抽调部队支援莫斯科的命令,是斯大林在路上的时候下的。

  远东推三阻四,一共就抽调了5万部队上了火车,有多少新兵人家连强调都懒得强调了……

  甚至有消息说,这里面还有一些来自外蒙的部队,战斗力差到什么程度,那就可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