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1以力破局
  事情脱离了掌控,这是喜欢运营碾压的人最忌讳的。因为脱离了掌控,也就意味着很多提前布设的先手,都成了无关紧要的废棋。

  “现在派兵增援英国已经来不及了,那英国如果倒向了德国,我们岂不是要失去对整个局势的控制?”罗斯福讨厌目前的局势,这实在是太让人难受了。

  两代人的努力,如果被一个被算计的棋子用蛮力给破局了,那才真是玩笑开大了。

  “德国人哪来的那么多的新战术,哪来的那么多的怪想法?”忍不住,罗斯福终于还是开口抱怨了一句。

  他早就想要抱怨了,希特勒这个人在他眼里简直就是一个妖孽,一个比先知还要先知的可怕存在。

  这个德国元首早先利用起了英法的心虚还有美国的纵容,夺回莱茵兰吞并奥地利,霸占捷克斯洛伐克,兵行险着却又步步得逞。

  紧接着又首鼠两端,结盟苏联瓜分波兰,在西方强国们还没反应过来之前,就横扫法国,鲸吞了低地三国与挪威。

  然后已经横跨了半个欧洲的第三帝国,竟然开发出了各种新式战术,让海军以弱胜强,短短半年时间就拖垮了强横的大英帝国。

  一把烂牌竟然打出了一个横扫六合的气势,现在更是要掀翻牌桌,通吃三家了——要说希特勒不够妖孽,谁能相信?

  罗斯福不知道的是,之前借力打力扩张吞并,看似巧妙却还都在美国的掌控之中。这些事情恰好都是真正的希特勒做下的事情。

  而在1940年的6月之后,元首已经换人了。后来用技术推动战术,演变成作战规则革命的人,并不是原来的希特勒,而是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

  李乐介入的时间点刚刚好,可以借用希特勒留下来的遗产,却又不用背负逆境压力。这给了他腾挪的空间,能让他自由的发挥自己的长处。

  虽然用武器改变战局是最下成的做法,可当技术积累到一定程度,引发战术变革形成优势,确确实实是可以做到的。

  尤其是在二战中大家都还在摸索阶段的海军作战体系上,少走弯路直接走上正轨,就能够获得领先优势。

  海军毕竟是一个高技术兵种,想要在短时间内追赶,其实是无法做到的。

  如果日本在中途岛战役中换一套作战方案,坚定不移的围绕着海军航空兵来布置战术,那胜负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正是因为大家都还在摸索探求的阶段,所以指挥官们的战术才不成熟,才会变化和更改。也正是这些不确定,才导致了许多战斗的面目全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