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灰蒙蒙的天空
��等战舰,都起飞了自己的水上飞机帮忙侦查。

  即便是这样,要想在茫茫的大海上找到对方的舰队,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上一次,英国在丹麦海峡,就因为时间差的关系,没有找到德国冲入大西洋的舰队。

  可以说,在海上寻找对方舰队,真的是决定海上战斗胜负的关键性因素。

  现在的德国海军舰队,还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只能凭借他们严谨的态度,一点点的尝试和探索。

  好消息是,他们有对方舰队的大概位置,并且刚刚还接到了一艘德国潜艇发来的电文,指明了对方一个运输船队的确切位置。

  用圆规还有绘图工具,在海图桌上量了一下,然后用铅笔打了一个交叉。吕特晏斯大概猜出了对方的集结点,也就可以更有针对性的派出自己的侦察机。

  刚刚派出了航速最快的4架fw-190t战斗机,就是向着这个方向飞过去的。

  “你那边准备的如何了?我们的时间很赶……也许还会遭遇到其他烦人的事情。”看到海因斯回来,吕特晏斯按着海图问道。

  刚刚从甲板上回来的海因斯把帽子丢在海图桌的一角上,然后回答道:“25架ju-87c轰炸机,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听到攻击机群只有25架飞机的消息,吕特晏斯显得有些不满。要知道这些飞机出航的时候在港口都检查过,都是可以使用的状态。

  遗憾的是,二战的飞机本来故障就比较多,能够保持这样的出勤状态,已经是德国地勤人员专业水准的表现了。

  “有一架飞机油管故障,还有一架发动机正在维修状态,另外一架正在调试,估计能赶上下一批次的攻击任务。”自己的事情自己知道,海因斯开口解释了一句。

  吕特晏斯也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只不过他能够出动的飞机,就又少了一些。

  第一波攻击,德国舰载机部队就会倾尽全力,25架攻击机,由6架战斗机掩护,实施突然袭击。

  “所有攻击机都携带鱼雷,而不是炸弹进行攻击,增加攻击效果。”提起攻击任务,海因斯自己又做了一些修改。

  针对英国运输船不可能安装大量的防空火炮这一特点,海因斯决定全部使用鱼雷进行攻击。

  首先,鱼雷对于水面舰艇的杀伤,是要比航空炸弹更强的。这样的选择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攻击威力,击沉更多的英国运输船。

  其次,海因斯笃定,对方的防空火力有限,不需要用俯冲轰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