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9继续延后的登陆
msp;这样可以保证用最快的速度扩大登陆场,并且减少步兵的伤亡。配合上空军的伞兵部队,能大幅提高第一波登陆的冲击力量。

  “计划确实不错……如何能够确保,让5万人,也就是一个师以上的部队,同时冲过海峡,携带足够的弹药,完成夺取海滩的作战任务。”李乐看着军用地图,对他身边的将领们说道。

  在新版的海狮计划里,德国伞兵要出动2万人,陆军同样要动用至少3万人,同时对英国海岸线发起攻击。

  如此庞大规模的部队,如果不能保证后勤运输的畅通,那就等于说是给英国人送去了5万名俘虏。

  后续登陆部队至少有10万人,在运输这10万人进入英国本土的同时,还要确保让至少500辆坦克,与超过1000辆装甲车登陆顺利。

  要是算上同时进攻的海军和空军,作战部队要超过17万人。登陆顺利,这个数字要扩大到40万!

  雷德尔当然知道,这样庞大的运输规模,海军是不可能完成的。即便是动用现有能找到的所有船只,也只能运一个零头罢了。

  不计算在登陆的时候对船只造成的损失,也不计算英国海军的阻拦,哪怕乐观的估计英吉利海峡安全畅通,运输40万人到对岸去,也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所有的希望,都必须寄托在一线登陆部队,在1个小时内突破对方防线,并且向纵深猛攻之上。”勃劳希契说起这个,就有些绝望。

  凯特尔作为最高统帅部内的陆军将领,也在这个时候摇头对李乐劝说道:“这根本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的元首……受阻的可能性要高于百分之九十。”

  李乐当然知道,这种情况下,贸然登陆英国会遇到什么样的灾难。就算是在1944年,满是新兵的大西洋壁垒,也阻挡了美国精锐好几个小时。

  现在依旧还是那个问题,德国陆军虽然强大,却没有打过登陆战,装甲部队优势无从发挥,登陆部队也无法达到预期规模。

  “登陆英国的计划继续延迟……建造登陆舰的事情,要拿到日程上来说……一个月内,我们无论如何,都要做好登陆英国的作战准备了。”李乐看着在座的所有将领,开口缓缓的说道。

  未来,也就是1941年的6月,德国与苏联之间的战争风险,就超过了李乐的预期了。

  而针对英国的行动越成功,拖延的时间越漫长,美国进来搅局的可能性也就越高!

  东西两线双重的风险下,李乐对已经面目全非的二战的未来走向,已经越来越模糊的情况下,他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让德国再一次陷入被两面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