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国领先世界,在错误的时候就成了坑死队友的选择了。
二战后期元首因为战局的不断恶化,再加上某些手下的恶意引导和坑骗,最终成了一个带头走弯路的蠢货。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否决stg-44突击步枪项目,和幻想用铁道炮打敌人坦克之类的脑洞了……
不过,因为已经化身成穿越众,元首大人现在当然不会走上历史的老路——李乐对之后70年间的武器发展了若指掌,根本不可能再出什么错误。
他不但知道德国武器的厉害之处,还知道对手武器的经典思路,甚至连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他都有完善的理论基础。
比如说,现在就算是最尖端的飞机设计师,哪个敢想隐形无人机这类逆天的东西?
当然了,知道原理知道思路是一回事,能不能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做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其纠结那些碾压敌人的武器,李乐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快把够用的武器送到一线德国士兵手中。
在二战历史中,德国东征西讨辉煌的背后,是他们资源还有武器的极度匮乏。
给李乐带来最深震撼的,就是经典二战电视剧兄弟连里,美国伞兵对整齐列队行走的德国士兵大喊的那句:“跟福特和通用汽车问好吧,看看你们!你们只有马!”
讽刺么?最先发展出机械化推进,最先倡导快速进攻的国家,竟然到战败都没有真的让部队实现机械化。
前线的德国部队大部分时间里只能依靠马匹运输,而装甲部队从开战到失败,从未满编过……
这是何等的悲哀?如果给德国士兵足够的坦克和足够的汽油,他们难道真的会输在莫斯科城下?难道真的会在广袤的俄罗斯平原上饮恨?
李乐不是要碾压自己的对手,他只是尽可能的让德国把有限的战略资源,用到最有用的地方上去。
为前线的部队提供足够的装备,让他们用对等的武器,和差不多的数量,去和敌人一决胜负。
他只是想要让他的将领们,不用再被十倍的兵力牵制,无论打出多么漂亮的围歼战,都要再继续面对敌人十倍的兵力。
“如果可以的话,让法国维希政府给我们提供便利条件。”李乐对雷德尔说道:“你代表我去法国访问一下,这个时候他们也应该明白,合作才是对法国最有利的态度了。”
雷德尔点了点头,他这个时候,携大胜到法国去,多少能让墙头草们仔细想一想,要如何面对德国真正赢得战争的结局了。
二战后期元首因为战局的不断恶化,再加上某些手下的恶意引导和坑骗,最终成了一个带头走弯路的蠢货。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否决stg-44突击步枪项目,和幻想用铁道炮打敌人坦克之类的脑洞了……
不过,因为已经化身成穿越众,元首大人现在当然不会走上历史的老路——李乐对之后70年间的武器发展了若指掌,根本不可能再出什么错误。
他不但知道德国武器的厉害之处,还知道对手武器的经典思路,甚至连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他都有完善的理论基础。
比如说,现在就算是最尖端的飞机设计师,哪个敢想隐形无人机这类逆天的东西?
当然了,知道原理知道思路是一回事,能不能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做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其纠结那些碾压敌人的武器,李乐现在要做的事情,是尽快把够用的武器送到一线德国士兵手中。
在二战历史中,德国东征西讨辉煌的背后,是他们资源还有武器的极度匮乏。
给李乐带来最深震撼的,就是经典二战电视剧兄弟连里,美国伞兵对整齐列队行走的德国士兵大喊的那句:“跟福特和通用汽车问好吧,看看你们!你们只有马!”
讽刺么?最先发展出机械化推进,最先倡导快速进攻的国家,竟然到战败都没有真的让部队实现机械化。
前线的德国部队大部分时间里只能依靠马匹运输,而装甲部队从开战到失败,从未满编过……
这是何等的悲哀?如果给德国士兵足够的坦克和足够的汽油,他们难道真的会输在莫斯科城下?难道真的会在广袤的俄罗斯平原上饮恨?
李乐不是要碾压自己的对手,他只是尽可能的让德国把有限的战略资源,用到最有用的地方上去。
为前线的部队提供足够的装备,让他们用对等的武器,和差不多的数量,去和敌人一决胜负。
他只是想要让他的将领们,不用再被十倍的兵力牵制,无论打出多么漂亮的围歼战,都要再继续面对敌人十倍的兵力。
“如果可以的话,让法国维希政府给我们提供便利条件。”李乐对雷德尔说道:“你代表我去法国访问一下,这个时候他们也应该明白,合作才是对法国最有利的态度了。”
雷德尔点了点头,他这个时候,携大胜到法国去,多少能让墙头草们仔细想一想,要如何面对德国真正赢得战争的结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