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地中海乱局
减,要等利比亚的石油产出大到反哺马耳他岛,要等到英国海军地中海舰队失去优势……

  每一次听到这些前提条件,或者说要求的时候,李乐和空军高层都深深的觉得——切断地中海航线这件事儿吧,还是靠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更“靠谱”一些。

  毕竟这个时候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已经攻占了亚历山大和开罗,距离苏伊士运河也只不过就是几天的攻击路程罢了。

  如果英**队撤退并且弃守,那么这个进攻时间可以缩短到一天!是的,就是怎么短。如果没有英国守军的干扰,德军赶到苏伊士运河,一天就足够了!

  与其等待马耳他拦截作战开始奏效,在那之前不如等隆美尔直接在苏伊士运河拦上一刀。

  就效力来比较的话,也是隆美尔拿下苏伊士运河更一劳永逸——毕竟马耳他的拦截效能再高,也高不到百分百拦截对吧?在苏伊士运河拦截,那可是实实在在的百分百拦截效率啊!

  所以,从李乐到戈林,从勃劳希契到凯塞林,从墨索里尼到加里波第……大家都已经选择性的忘记了马耳他,忘记了那个曾经给轴心国添堵无数的战略要点。

  事情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拿在英国手中的马耳他,最终成了击败隆美尔的毒疮,同样的岛屿拿到了轴心国手里,却只是一个不太好用的护航航母……

  因为马耳他的后继乏力,英国运输船往往选择结队硬闯马耳他封锁线,而且这个成功的概率非常大,甚至大到了让英国高层都很欣慰的程度。

  于是,英国高层也选择性的遗忘了马耳他,遗忘了这个重要的战略据点。

  但是,在1940年的10月,当隆美尔的装甲部队杀入开罗的时候,这种选择性的以往终于再一次无奈的被人想起了。

  丘吉尔知道自己再也无法使用地中海航线了,如果不打败苏伊士运河附近的隆美尔,地中海航线就将永远封闭。

  绕路好望角这种事情,消耗巨大暂且不提,远涉重洋带来的物资迟滞就足够英国本土喝上一壶的了。

  大海军不是谁都玩得起的,英国维持着十几艘战列舰的海军规模,每一次出击消耗的重油,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失去了地中海航线,间接的让英国补给石油开始困难。而这又是海军失去主动进攻物资基础的开始,一个让英国海军不愿意面对的开始。

  “希腊方面请求更多的援助,他们面临的压力,随着隆美尔进入开罗这件事情,已经升高到临界点了。”英国外交大臣看着丘吉尔,颓废的开口说了巴尔干外交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