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详细的情报
细节找到了这种地方,艾德里安就知道元首对他说的,是正确无比的了。
于是他开口,为整个会场带来了一些乐观的气氛:“元首曾经给了这辆苏联坦克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技术不够设计来凑!”
这是后世总结苏联武器装备的时候,给出的一个最精辟的总结了,从二战的时候t-34开始,苏联人就习惯用设计来为自己技术不足的问题背锅。
苏联工业底子薄,所以相对欧美来说技术就显得落后。这就让苏联人总是依靠设计方面的创新大胆,来弥补技术上的短板。
于是乎,这种病态的畸形发展,就如同二战之中的德国一样,最终走进了死路之中。
当米格25钢铁制造飞上天空,完成了“只要推力大,砖头能飞天”的壮举的同时,苏联的这条“技术不够设计来凑”的发展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二战时候的德国日本也好,冷战时代的苏联也罢,他们用自己的失败证明了一个道理——存在明显短板的时候,试图抄近路领先对手的邪路歪路,都会把自己带上一条死路。
“哈!元首说的还真是对啊!”一个设计师点头赞同,刚才他就模模糊糊的看出了苏联坦克存在某些问题,现在元首一句话点出了他没有能够体会出的那个重点。
虽然苏联坦克在设计上非常先进,虽然制造过程也非常简单,可是这种坦克并不是不能超越的。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德国复制生产同样的这种苏联坦克,质量也要比苏联自己生产的好上一倍!
“实际上我们自己研制的下一代坦克,性能要比这种叫t-34的苏联坦克更优秀。”看到古德里安等将领对这种敌人的坦克都很羡慕,为首的设计师开口说道。
“是的,因为炮塔还没有研制完成,所以无法评估整体优劣,可我们的底盘确实要比对方的更优秀。”另一个设计师开口赞同道。
李乐开发的六对负重轮的59坦克底盘,充分的考虑了德国士兵身材高大等问题,也兼顾了持久作战等德国特色要求。
更大一些,但是更低矮的坦克底盘,也让德国坦克获得了更平稳的射击平台,预计装备的88毫米口径大炮,威力也完全超越了苏联坦克装备的76毫米口径火炮。
如果炮塔方面不出问题,那么德国预计半年后开始紧急量产的5号坦克,将比对手的t-34更加可怕!
至少在底盘的数据上,德国未来的5号坦克已经完胜苏联了,底盘正面德国的5号采用的100毫米厚度的倾斜装甲,而t-34使用的是45毫米厚的倾斜装甲。
&
于是他开口,为整个会场带来了一些乐观的气氛:“元首曾经给了这辆苏联坦克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技术不够设计来凑!”
这是后世总结苏联武器装备的时候,给出的一个最精辟的总结了,从二战的时候t-34开始,苏联人就习惯用设计来为自己技术不足的问题背锅。
苏联工业底子薄,所以相对欧美来说技术就显得落后。这就让苏联人总是依靠设计方面的创新大胆,来弥补技术上的短板。
于是乎,这种病态的畸形发展,就如同二战之中的德国一样,最终走进了死路之中。
当米格25钢铁制造飞上天空,完成了“只要推力大,砖头能飞天”的壮举的同时,苏联的这条“技术不够设计来凑”的发展之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二战时候的德国日本也好,冷战时代的苏联也罢,他们用自己的失败证明了一个道理——存在明显短板的时候,试图抄近路领先对手的邪路歪路,都会把自己带上一条死路。
“哈!元首说的还真是对啊!”一个设计师点头赞同,刚才他就模模糊糊的看出了苏联坦克存在某些问题,现在元首一句话点出了他没有能够体会出的那个重点。
虽然苏联坦克在设计上非常先进,虽然制造过程也非常简单,可是这种坦克并不是不能超越的。
退一万步来说,即便是德国复制生产同样的这种苏联坦克,质量也要比苏联自己生产的好上一倍!
“实际上我们自己研制的下一代坦克,性能要比这种叫t-34的苏联坦克更优秀。”看到古德里安等将领对这种敌人的坦克都很羡慕,为首的设计师开口说道。
“是的,因为炮塔还没有研制完成,所以无法评估整体优劣,可我们的底盘确实要比对方的更优秀。”另一个设计师开口赞同道。
李乐开发的六对负重轮的59坦克底盘,充分的考虑了德国士兵身材高大等问题,也兼顾了持久作战等德国特色要求。
更大一些,但是更低矮的坦克底盘,也让德国坦克获得了更平稳的射击平台,预计装备的88毫米口径大炮,威力也完全超越了苏联坦克装备的76毫米口径火炮。
如果炮塔方面不出问题,那么德国预计半年后开始紧急量产的5号坦克,将比对手的t-34更加可怕!
至少在底盘的数据上,德国未来的5号坦克已经完胜苏联了,底盘正面德国的5号采用的100毫米厚度的倾斜装甲,而t-34使用的是45毫米厚的倾斜装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