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全线反击
��!”就在他还想着脑子里问题的时候,一枚炮弹落在了远处的空地上,掀起了一片黄沙,响动让指挥部内的所有人都不由自主的缩了一下脖子。

  “见鬼!将军!意大利人可能已经准备反击了!他们在炮击我们的防线!”一个军官看着远处还没落地的爆炸卷起的尘土,紧张的开口喊道。

  “冷静!”坎宁汉回了这么一句,然后看向了通信指挥官:“让埃及的汽车部队向南,反击!”

  他的命令非常简单明了,甚至所有人都听出了他命令里的冷酷和无情。

  这明显就是要让埃及人去打探敌人装甲部队的虚实,为己方主力部队撤退,争取更多的时间。

  就在坎宁汉命令埃及部队向南反击的时候,意大利的防御阵地上,用木板和树枝伪装成一簇沙漠植物的追猎者坦克歼击车,引擎轰鸣了起来。

  它那巨大的倾斜装甲板撞开了正前方拦路的木桩,履带翻搅着黄沙,缓慢的爬出了藏身的掩体。

  不远的地方,另外一个掩体之内,同样的景象同时出现,第二辆追猎者坦克歼击车撞开了伪装,带着,如果是十年前甚至是一年前,坎宁汉这位英国指挥官都堪称是优秀的指挥官。

  可是现在,隆美尔不得不非常惋惜的给出他对坎宁汉的评价:老将军您过时了!

  在过去的一天时间里,勉强修好的马特鲁机场降落了整整30架来自班加西的容克ju-52运输机。

  这些运输机运来了数十吨补充燃油——这是针对浮动码头发生意外的补充运输计划,戈林在非洲可是为了他的油田下了血本了。

  而浮动码头的建成,意大利舰队后面的运输舰队有条不紊的将数千吨的物资送到了马特鲁——战争从这个时候就改变了自己的模样。

  北非运力不足的问题,已经随着一项项技术发明创新,还有国家层面的重视程度变化,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解决。

  可惜的是,坎宁汉无法预知这种变化,他怎么能够想象到,德国人能从意大利拖一条码头到马特鲁,并且用一天的时间就安装好?

  更让人郁闷的是,这条拖来的码头上,竟然有吊车,能够装卸大量的物资——比马特鲁原来的码头还要先进?

  就和真实的历史上,隆美尔和希特勒死都想不出,盟军有什么办法在没有港口的诺曼底获得大量的补给一样。

  坎宁汉现在也根本想不出,德国人有什么办法变出补给物资来,组织这样一场规模超乎想像的反击。

  “看来阿拉曼是我们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