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七章 再大的代价,也值!
��死,哪怕换成自己都不太在乎的两个人,因为当初崇祯皇帝第一次北征林丹汗归来的时候对自己说的那句话。
“此朕之过也。你放心,以后,朕定然会给你个交待!”
后来的事情,刘逍遥没有再跟任何人提起过,但是从那天开始就加入了军中的刘逍遥却知道,崇祯皇帝确实给了自己一个交待,而且是提前给的。
漠北的部族有一个算一个,除了那些老老实实归顺的之外,剩下的全部被筑成了京观,就连漠北最为强大的林丹汗也没讨得了好去。
察哈尔部被大明怼了一波,又被建奴搞了一波,其后夏额哲无奈之下只得归顺成了崇祯皇帝座下的忠犬。
倘若换成其他帝王,先不说会如何对待归顺的夏额哲等人,起码不会对漠北的部族进行灭族式的屠杀,更不会大筑京观,尤其是林丹汗王庭还有鞑靼人的王庭。
对于这个交待,刘逍遥很满意,换成任何一个大明百姓都会满意。
而大明所有的卫所里面都有人在教导,大明的军队除了誓死效忠崇祯皇帝以外,还应该心向百姓,哪怕是为了百姓牺牲自己。
因为,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的父母妻儿不需要的保护。
而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这些不断的天灾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当遇到天灾的时候,军队会首先出动去救人,维持秩序,而很多人的亲眷就处于被求助的那些人之间。
大道理说上一万遍也未必有人会听,但是当实打实的体验到了这种救人就是救己的感觉之后,大明的军队就开始了彻底的蜕变。
所以刘逍遥也很清楚,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派谴这支十二人的锦衣卫小队冒险救人,哪怕培养这一支十二人的小队成本远远超出了救人得到的回报。
刘文炳不太清楚,是因为他的身份已经注定了他不会理解这种感觉,他没有面临过家人被杀光之后剩下自己等死的绝境。
而刘逍遥知道在这样儿的绝境下,人会变得如何绝望,哪怕是有一丝丝希望都想牢牢抓住不放的那种感觉,刘逍遥这辈子都不想再体验第二回。
如果把那两个大明的商人换成是自己,现在的局面下一定会盼着有人能来救自己出去,然后回到大明,再也不跑出来了。
以己推人,那两个大明商人的想法肯定也是这样儿的。
因为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是做为被牺牲的那一方。
刘文炳见刘逍遥一直沉默着,便没有开口再劝说。
事情�
“此朕之过也。你放心,以后,朕定然会给你个交待!”
后来的事情,刘逍遥没有再跟任何人提起过,但是从那天开始就加入了军中的刘逍遥却知道,崇祯皇帝确实给了自己一个交待,而且是提前给的。
漠北的部族有一个算一个,除了那些老老实实归顺的之外,剩下的全部被筑成了京观,就连漠北最为强大的林丹汗也没讨得了好去。
察哈尔部被大明怼了一波,又被建奴搞了一波,其后夏额哲无奈之下只得归顺成了崇祯皇帝座下的忠犬。
倘若换成其他帝王,先不说会如何对待归顺的夏额哲等人,起码不会对漠北的部族进行灭族式的屠杀,更不会大筑京观,尤其是林丹汗王庭还有鞑靼人的王庭。
对于这个交待,刘逍遥很满意,换成任何一个大明百姓都会满意。
而大明所有的卫所里面都有人在教导,大明的军队除了誓死效忠崇祯皇帝以外,还应该心向百姓,哪怕是为了百姓牺牲自己。
因为,没有谁能保证自己的父母妻儿不需要的保护。
而崇祯皇帝登基之后的二十多年里,这些不断的天灾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当遇到天灾的时候,军队会首先出动去救人,维持秩序,而很多人的亲眷就处于被求助的那些人之间。
大道理说上一万遍也未必有人会听,但是当实打实的体验到了这种救人就是救己的感觉之后,大明的军队就开始了彻底的蜕变。
所以刘逍遥也很清楚,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派谴这支十二人的锦衣卫小队冒险救人,哪怕培养这一支十二人的小队成本远远超出了救人得到的回报。
刘文炳不太清楚,是因为他的身份已经注定了他不会理解这种感觉,他没有面临过家人被杀光之后剩下自己等死的绝境。
而刘逍遥知道在这样儿的绝境下,人会变得如何绝望,哪怕是有一丝丝希望都想牢牢抓住不放的那种感觉,刘逍遥这辈子都不想再体验第二回。
如果把那两个大明的商人换成是自己,现在的局面下一定会盼着有人能来救自己出去,然后回到大明,再也不跑出来了。
以己推人,那两个大明商人的想法肯定也是这样儿的。
因为没有任何人希望自己是做为被牺牲的那一方。
刘文炳见刘逍遥一直沉默着,便没有开口再劝说。
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