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天理为体,实学为用
�证学派的阵地啊!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并不是只能用在自然科学上的,它们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特别是军事科学。
所以看到了儒家出现歧途的苏辙心急如焚,可是他自己也是大儒,甚知“德不胜道”,“权不胜道”。光靠他自己高尚的道德和宰相的权力,是不可能战胜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实际上,现在许多文官嘴上喊着反对实证学派,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喜欢重用云台学宫的生员!
人家真能办事儿啊!科举出身的官员大部分没有做实务的能力,让他们头疼的要死的公务,找上专业对口的云台学宫生员,那是很容易就搞定的。
就连苏辙自己,现在不也在大用武好古?还打算让武好古去当河北经略安抚使吗?
而且他即便把武好古弄出了开封府,也没想过要把都军机司给关张了。
现在都军机司的确把军机大事理得明明白白啊,比过去枢密院管这一大摊子事儿的时候强多了。
苏辙知道,长此以往下去,不得了啊!二十年,三十年后,满朝就都是误入歧途的实证主义儒生了。
大宋大概也要因此灭亡了吧?
在思来想去之后,苏辙就想到了隐居伊川的程颐了。
如果说全天下有谁研究武好古的实证学派最透彻,那就一定是关洛理学的这帮人了。
他们在几年前还和实证学派分庭抗礼呢!只是随着云台学宫越办越兴旺,实证派的人才大爆发,才使得理学被压了一头。
但是即便如此,实证派也没有把理学一脚踹开。
大博士团不是提出了“存天理,灭邪魔”的口号?
因此,苏辙就将隐居的程颐、侯仲良请来了开封府。
……
进门,行礼,落座。
哪怕病入膏肓,程颐的礼仪还是丝毫不乱,在苏辙府邸的内厅中,更是端坐得好像一尊枯木刻成的塑像。
望着坐在下首处病得快不行了的程颐,苏辙关切地问:“正叔,要不要先调养些日子?”
程颐干枯的面孔上挤出一丝苦笑:“总是不能静心啊!即便人躺下了,心里面还装着学问上的纷争,如何能调养?”
苏辙捋着大胡子:“真是难为叔正了……那武好古开办了云台学宫,云台学宫的弟子门人现在又进入了青城学宫、格致学宫、三大军学院……唉,真是越来越壮大了!”
程颐现在是小门小派,手底下没几号人�
所以看到了儒家出现歧途的苏辙心急如焚,可是他自己也是大儒,甚知“德不胜道”,“权不胜道”。光靠他自己高尚的道德和宰相的权力,是不可能战胜实证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实际上,现在许多文官嘴上喊着反对实证学派,但是在实际行动中却喜欢重用云台学宫的生员!
人家真能办事儿啊!科举出身的官员大部分没有做实务的能力,让他们头疼的要死的公务,找上专业对口的云台学宫生员,那是很容易就搞定的。
就连苏辙自己,现在不也在大用武好古?还打算让武好古去当河北经略安抚使吗?
而且他即便把武好古弄出了开封府,也没想过要把都军机司给关张了。
现在都军机司的确把军机大事理得明明白白啊,比过去枢密院管这一大摊子事儿的时候强多了。
苏辙知道,长此以往下去,不得了啊!二十年,三十年后,满朝就都是误入歧途的实证主义儒生了。
大宋大概也要因此灭亡了吧?
在思来想去之后,苏辙就想到了隐居伊川的程颐了。
如果说全天下有谁研究武好古的实证学派最透彻,那就一定是关洛理学的这帮人了。
他们在几年前还和实证学派分庭抗礼呢!只是随着云台学宫越办越兴旺,实证派的人才大爆发,才使得理学被压了一头。
但是即便如此,实证派也没有把理学一脚踹开。
大博士团不是提出了“存天理,灭邪魔”的口号?
因此,苏辙就将隐居的程颐、侯仲良请来了开封府。
……
进门,行礼,落座。
哪怕病入膏肓,程颐的礼仪还是丝毫不乱,在苏辙府邸的内厅中,更是端坐得好像一尊枯木刻成的塑像。
望着坐在下首处病得快不行了的程颐,苏辙关切地问:“正叔,要不要先调养些日子?”
程颐干枯的面孔上挤出一丝苦笑:“总是不能静心啊!即便人躺下了,心里面还装着学问上的纷争,如何能调养?”
苏辙捋着大胡子:“真是难为叔正了……那武好古开办了云台学宫,云台学宫的弟子门人现在又进入了青城学宫、格致学宫、三大军学院……唉,真是越来越壮大了!”
程颐现在是小门小派,手底下没几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