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咸鱼难翻身
称为“亡国之余”,江东士族遭到中原士族的政治压制都很沉重,像陶侃这样“望非世族,俗异诸华”的人,处境就更为艰难了。
“要钱没有,想出风头,自己想办法!”吕岳让人捎话给陶侃。
因而吕岳不但没有分文的财政支持,反而招来尖锐的指责,陶侃不禁汗颜淋漓。他想,如此针锋相对的政见分歧,自己是很难说服对方的。如果再写信细述理由,必然引起一场毫无意义的文字争端,因此,他选择了沉默。
于是,陶侃邀见了本县一些田庄最多的士族地主,向他们坦言自己的创学愿望和面临的困难,希望能得到他们的铢钱捐助。但是,这些阔老爷们有的面若冰霜而三缄其口,有的装痴卖傻,顾左右而言他;有的叫苦唱穷,一把鼻涕一把泪;有的抓耳挠腮,讨价还价……
在这唯钱是尊、视钱如神的社会里,陶侃真正感到了捐钱创学的艰难,几经努力,他才捐得铢钱四万贯。
陶侃以相当于原计划一半的经费创建县学,工程规模只好做对折处理。工程由选址购地、置材建房、园林配制、购置学田、选聘教授、吸纳茂才、祭孔开学等七道工序组成,为了使这点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每道工序必须厉行节俭。
因此,陶侃事必躬亲,而且处处“计较”。学址选在渠水北岸鳌山。陶侃饶有兴趣地对随从说:此地前有碧水悠悠,圣人典则就如修身治国的源头活水。引渠水穿入学宫,叫泮水。泮水上一桥横跨,叫泮桥,象征“学而优者”就可以出仕,跨出泮桥就可通达四海,报效君王以治理天下。
陶侃创建的县学在形式上是学宫(又叫泮宫),即文庙和学校合一的结构。他对文庙的规模和设置作出了精心的安排,双层楼阁式,斗拱式屋顶,屋檐出挑较大。装饰效果较好,板门、棂窗多施彩绘,瓦口外檐施有饰件。
正殿挂“至圣先师”孔子和“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轲)的绘像,有鲜花果品供奉。下面是漆黑翘面卷脚大案,是教授讲经传道之处。此外,对设亭置榭、砌阶引廊、引水架桥、绘朱饰墨、培花植草等等也都一一做好部署,并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奠基仪式。
他要求必须保质保量保期--在七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八月上旬,举行祭孔开学典礼(历代王朝规定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上旬的丁日为祭孔日子)。
在工程建设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陶侃还着手为学宫购置学田。当时学宫尚无铺屋租银收入,只有全靠学田的租税维持开销。他挑来选去,最后看中了城西50亩上等良田。关于选拔教授和推举茂才,陶侃强调德才并重,学有心得,学以致用……
再难的路都走了过来,为了找两棵银杏树,陶侃足足走�
“要钱没有,想出风头,自己想办法!”吕岳让人捎话给陶侃。
因而吕岳不但没有分文的财政支持,反而招来尖锐的指责,陶侃不禁汗颜淋漓。他想,如此针锋相对的政见分歧,自己是很难说服对方的。如果再写信细述理由,必然引起一场毫无意义的文字争端,因此,他选择了沉默。
于是,陶侃邀见了本县一些田庄最多的士族地主,向他们坦言自己的创学愿望和面临的困难,希望能得到他们的铢钱捐助。但是,这些阔老爷们有的面若冰霜而三缄其口,有的装痴卖傻,顾左右而言他;有的叫苦唱穷,一把鼻涕一把泪;有的抓耳挠腮,讨价还价……
在这唯钱是尊、视钱如神的社会里,陶侃真正感到了捐钱创学的艰难,几经努力,他才捐得铢钱四万贯。
陶侃以相当于原计划一半的经费创建县学,工程规模只好做对折处理。工程由选址购地、置材建房、园林配制、购置学田、选聘教授、吸纳茂才、祭孔开学等七道工序组成,为了使这点钱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每道工序必须厉行节俭。
因此,陶侃事必躬亲,而且处处“计较”。学址选在渠水北岸鳌山。陶侃饶有兴趣地对随从说:此地前有碧水悠悠,圣人典则就如修身治国的源头活水。引渠水穿入学宫,叫泮水。泮水上一桥横跨,叫泮桥,象征“学而优者”就可以出仕,跨出泮桥就可通达四海,报效君王以治理天下。
陶侃创建的县学在形式上是学宫(又叫泮宫),即文庙和学校合一的结构。他对文庙的规模和设置作出了精心的安排,双层楼阁式,斗拱式屋顶,屋檐出挑较大。装饰效果较好,板门、棂窗多施彩绘,瓦口外檐施有饰件。
正殿挂“至圣先师”孔子和“四配”(颜回、曾参、子思、孟轲)的绘像,有鲜花果品供奉。下面是漆黑翘面卷脚大案,是教授讲经传道之处。此外,对设亭置榭、砌阶引廊、引水架桥、绘朱饰墨、培花植草等等也都一一做好部署,并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奠基仪式。
他要求必须保质保量保期--在七月底竣工交付使用,八月上旬,举行祭孔开学典礼(历代王朝规定仲春二月和仲秋八月上旬的丁日为祭孔日子)。
在工程建设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陶侃还着手为学宫购置学田。当时学宫尚无铺屋租银收入,只有全靠学田的租税维持开销。他挑来选去,最后看中了城西50亩上等良田。关于选拔教授和推举茂才,陶侃强调德才并重,学有心得,学以致用……
再难的路都走了过来,为了找两棵银杏树,陶侃足足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