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诈死避祸乱
一场骗局就这样子在众人的默契配合下上演了,消息传达南京。明太祖追封杨璟为芮国公,官至一品,谥号武信。殊不知,此刻杨璟正躲在燕王府里面避风呢!
杨璟所生二子杨洪(字宗道)、杨清(字宗礼)及从子杨冲(字宗义)后裔居住于天津武清,并迁居北方各地,三子并没有受星变之故的影响。
明太祖二十年(1387),世袭营阳侯的杨通接到朱元璋下达的诏书,奉命带领投降的蒙古军队数万去云南戍边。这些蒙古军不堪其苦,在中途就纷纷逃跑了,杨通为人仁厚,无法节制他们。到了云南,不到一半的人马了,朱元璋大怒,就把他降职为普定指挥使。
五年之后,朱元璋为了斩草除根,正式下诏书到云南,确定杨璟为胡惟庸的同党,并以当年瞿塘战败为由称杨璟有谋反意图。父亲既然是被定为谋反大罪,杨通作为爵位的继承人,就难免一死了。锦衣卫们读完诏书,当场将杨通一顿乱刀砍死,可怜杨通没有战死,却冤死在自己人的刀下。
杨璟在营阳郡的两个儿子(吴夫人所生),得到父亲杨璟被朝廷定为谋反大罪的消息后,深恐不安,不知道如何是好。还好,杨璟在当地因为“令旗救乡民”颇有口碑,案发后有人及时找到杨宗福、杨宗德两兄弟,给他们穿上了黑衣黑裤,并用锅灰将脸涂黑,连夜出城。
刚到了城门口,守卫见他们有点反常,喝住了他们,见是营阳侯府的少爷,不忍心。于是他闭上眼睛道:“侯爷有功于营阳百姓,你们快走吧,就当我没有看见。”
守城的卫兵打开了城门,给予放行,让兄弟两个出去了。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一队追杀的锦衣卫就赶到了,问守城的军官:“看见杨宗德、杨宗福出城没有?”
军官道:“我这里一直没有开城门,没有看见。”
锦衣卫头领道:“方才我们到营阳侯府内搜寻,空无一人,这两个兔崽子跑得还挺快的!”
军官道:“说不定他们早就知道风声,提前跑了呗。”
头领道:“快开城门,给我追——”锦衣卫就马不停蹄出了城门,往驿道上追去。
兄弟两个并没有跑远,就伏在路边的草丛里躲着,等追击的锦衣卫过去之后,才起身往大山深处奔去。就这样,在山中风餐露宿,以野菜野兽为食,一躲就是15年,一直到头发胡子全身长得不像人形。
明太祖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驾崩,朱允炆即位,大赦天下,“杨璟案”才划上了句号。兄弟两个见风声已过,才下山了。到了山下,人们完全不认识他们了。
于是,兄弟分别在山下像个10里的地方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