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0章 杨璟征永州
�是如此。呵呵,不愧是一个娘亲生的。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他没有资格也没脸面享用朱元璋赐给他的食物。到了应天府后的当夜,张士诚趁人不备,再次上吊自杀。

  这一次他真的死了,没有谁知道,他死前想的是什么。或许,这就是一个草莽最体面的死法。

  杨六郎杨璟(族谱杨再禄)在攻打陈友谅和张士诚的战役中,所率子侄所向披靡,战功卓著,升任湖广行省参政,镇守江陵。

  杨璟年少的时候在城步寨上官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在家族中排行第六,人称杨六郎。后来因为父亲杨政(官至汉中百户令)参与了1346年的杨留总起义,对抗朝廷。

  杨留总兵败,元顺帝念及开国之初杨家将有功于朝廷,动了恻隐之心,没有对城步寨苗民进行大肆屠杀,而是采取分散杨家将集团力量的政策,将参加此次起义的义军家眷举家前往安徽濠州、庐州等地,就是防止杨家将再次在城步寨聚众反元。

  三年之后,红巾军起,安徽的杨家将幸存成员毅然加入了反元阵营。大家在填写征兵花名册的时候,籍贯和出生地一栏就隐去了城步寨,一律改为濠州或者庐州,自称祖籍山西太原,系播州杨端之后,当然这是为了迷惑朝廷,避免城步寨杨家不受牵连。

  安徽在元朝南北分属于江浙行省、河南江北行省,遂有了后世杨家将出自安徽濠州、合肥之说,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1367年,朱元璋做皇帝的野心不断膨胀,他设计除掉了小明王,宣布不再以龙凤纪年,是年为吴元年。

  十月,十月甲子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

  北伐中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元军在明军凌厉的攻势下节节败退。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是为明太祖。是年城步寨原元朝六个营骑尉(四品武将)杨谷真、杨谷从、杨谷智、杨谷祥、杨谷明、杨谷尧纷纷宣布脱离原中央政府,服从明朝的调遣,朱元璋对他们一并加封,官职照旧。

  湖南永州境内有一支由李文卿和欧阳平章组织的乡民武装,自元末以来就对抗朝廷十余年。而今大明王朝建立了,带头大哥李文卿顺应潮流,决定投降朱元璋。明太祖很高兴,就给李文卿封了一个不小的官儿,武装原地待命,负责地方的治安,随时接受朝廷的改编。

  被元廷收买的欧阳平章认为李文卿是惧怕明军,大骂他见利忘义,宁远州土官李文卿再次在元廷和明军之间左右摇摆。欧阳平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