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这伙食不错
��他们眼光比我们看得长远,有进取心。”龚昌遇说道。

  “大人,我们无需害怕,我们背后有三万万同胞。”主簿祝荣楚接上话了。

  “请问小兄弟是……”曾藩问道。

  “回大人,晚生祝荣森,精毅营主簿。”祝荣森回答。

  曾藩:“小兄弟,可曾考取功名?”

  祝荣森:“没有。晚生自感国家危难,愤然投笔从戎。”

  曾藩打量了祝荣森一番,见他有点江湖术士的气势:“书生带兵,有志气。天下局势混乱,民生困苦,社会治安败坏,朝廷权威下降,这清和朝廷国运几何?”

  “若是能够平定红莲教之乱,还可以续命五十载,而后土崩瓦解,天下大乱。”祝荣森石破天惊地回答。

  曾藩没有做任何反应,接着问,“那不可以像东晋、南宋一样偏安吗?”

  “不可能。”祝荣森口气坚决。

  “皇上已经很勤勉了,又不算昏庸。君德尚正,为何不能镇住四方?”信奉儒家思想的曾藩表示不可置信。

  “本朝创业太易,诛戮又太重,夺取天下太过机巧。天道难知,善恶不相掩,后君之德泽,未足恃也。”祝荣森回答甚为诧异。

  龚昌遇听不懂祝荣森与曾藩大人在说啥,尤其是祝荣森说的上面那段话,他皱起眉头问道:“这听起来有点玄学的味道,啥意思啊?”

  阅历尚浅的祝荣森并不是算命先生,他的判断不是基于五行八卦,而是天下局势。他其实已经看到了,清和朝廷的国家机器已经完全偏离了轨道。

  祝荣楚清解释说,和王朝建国时期的屠杀政策,以及从天顺政权手上取巧的行为造成了严重的民族矛盾,而且又没能和开明士子结成紧密的同盟关系,还对江南的人民进行严苛的压制。这种情况下使得清和王朝的执政基础本就不牢固。闭关锁国二百余年,发展滞后,现在向地方干臣放权,太迟了,其一切努力终归无法解决根本问题,所以最终一定灭亡。

  坐上的人听了,一个个目瞪口呆,当然龚昌遇除外,他在静江就曾做过相类似的推断。

  “既然清和王朝要灭亡,那我们为什么不拥立曾藩大人为帝?”江长义第一个站了起来说。

  “江巡抚,我们荆南军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区区十万人,如何和那七八十万正规军对干?”刘天佑给江长义泼了一盆冷水。

  “如果曾藩大人有心称帝,只要登高一呼,必定一呼百应,何惧那腐朽不堪、外强中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