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陈越之忧(4000字大章)
战斗力比不上清军八旗兵,可是靠着城池固守,再以水军封锁长江,把清军挡在还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在派出军队统率的人选上,朝堂众臣争论不休。按照传统,要派出一位重臣为督师,统领湖广江西所有的军队,全权负责抵抗清军之事。

  可是,兵不是谁都能带的,这些年来,能带兵的文官如卢象升、孙传庭等先后阵亡,洪承畴也投降了满清。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带兵出征一般都没有好下场,哪里有呆在朝廷安安稳稳的当官舒服?

  所以对统兵出征之事,朝廷部堂大员纷纷避之不及。内阁首辅史可法倒是率先表态,愿意出镇九江为督师。可是朝廷这么多事情需要处理,岂能让一位首辅大学士亲自督师?

  崇祯属意的人选是次辅路振飞,毕竟路振飞任淮安巡抚时,打退了闯贼的数次进攻,可谓知兵。

  不过路振飞为人太过耿直,在处理人际关系上不是太好,现在内阁三位大学士,史可法和钱谦益身边都聚集了一大帮自己的势力,唯有路振飞不结党不拉派,身边支持他的朝臣屈指可数。

  所以崇祯很担心路振飞能不能处理好武昌九江一带错综复杂的关系,毕竟左良玉这样的军头可不好对付。

  而史可法和钱谦益两派的朝臣也不愿路振飞出征,因为路振飞和平南侯陈越走的太近。陈越在扬州的地位无可替代,难道西路的军队还要掌握在这一派的手中?

  若是路振飞真的能够阻挡住清军前进的步伐,以后在朝廷的地位肯定水涨船高,这是很多官员不愿看到的。

  于是,便有众多的朝臣推举江西总督袁继咸为督师,理由是袁继咸自崇祯十年以来湖广参议任上,一直带兵和流贼厮杀,平定过平定水贼于兴国,击败过老回回、革裹眼等七大部陕西流贼,当初那可都是和闯贼李自成实力相当的大贼!

  在官员大臣里面,袁继咸是少有的知兵能战之人,其领兵经验比路振飞更为丰富。而且袁继咸现在的官职是兵部侍郎右佥都御史江西总督,本身就负责江西一带的军政事务,只需要把他提拔为督师,全权负责江西、湖广等地军务即可,又何必派出一个不知兵的大学士为督师?

  对大臣们的提议,崇祯仔细考虑之后,深以为然,袁继咸确实比路振飞更为合适。遂决定了下来,以袁继咸为督师,总督江西、湖广、安庆、芜湖、九江、武昌等处军务,全权负责剿灭闯贼抵御满鞑事宜。

  督师的人选确定了下来,可袁继咸手下江西兵不是太多,必须要从南京增派援军。

  带领京营援军的人选按说是京营总督吴孟明最为合适,可是大臣们却说,吴孟明是锦衣卫出身,根本没有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