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一个教法出两样风格
�”两个孩子摇着小手,向着小慧呼喊。

  人声嘈杂,孩子们的声音传不到小慧那里,但小慧还是看到了她们,在车上蹦着向这边招手。大家也一起向着小慧摇手。

  不知为什么,小慧的眼睛就湿润了。抗抗的俩宝贝闺女,就好像是她自己亲生的闺女一样,几天见不到,就想的不行。

  她强忍着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使劲向小楼这边露出笑容来。

  就在这时候,姚远点燃了从楼上一直垂到楼下的两串鞭炮,巨大的,响成一片的噪音和升腾而起的淡蓝色硝烟,把所有的情感,都淹没在里面了。

  接下来,就是一队队的旱船,船娘都做了古代官家小姐的打扮,在船里面,摆动旱船,模仿出船在水中摇曳的样子。

  而船的前面,则要有个小伙,戴了胡须,模仿做古代艄公模样,手里拿了橹,做出摇橹的样子,随着旱船前进。

  旱船里,也有模仿张生、崔莺莺一类故事的,则里面坐的,就是一男一女两人。

  男的做书生打扮,女的依旧贴了头饰,做小姐样子。还有一个古代丫鬟打扮的女孩,锦衣小袄,跟在船的一侧行走,扮做红娘。

  旱船往往用各色的彩纸,裱糊的五颜六色,煞是好看,再于船上做些莲花一类盛放蜡烛照明的地方,往往独具匠心。

  那时代没有轻便的电力照明工具,移动的旱船只能用蜡烛点了照明,却仍旧可以让大家看到这旱船里面光彩夺目,且将蜡烛都做了巧妙的装饰。

  中国人的智慧,恐怕是天下无敌的。如果当真不被束缚或者遏制、压抑,早晚有一天,这块古老的土地,依旧是世界的中心,依旧是她原来名字赋予的那个含义。

  旱船后面,就是踩高跷的队伍了。高跷上的人也是化了妆,模仿西游记或者过去媒婆一类搞笑人物。

  最高的高跷竟有两米半高,那个站在上面的人,竟然到了姚远的二楼窗台那里,可以和姚远面对面的说话了。

  在如此高的两根棍子上可以行走自如,穿大街越小巷,其技艺之精湛,也足以让人佩服了。

  高跷队过去,就是化了粉脸的女子秧歌队,在最后面架子车上载着的一面大鼓,发出的震撼人心的鼓点声里,几十个粉脸妇女,腰缠大红长布,一路扭着摇曳走来,亦是好看的很。

  王家疃的队伍过去之后,又过去了几个队伍,美美的矿机生产二部的队伍,就过来了。一边四个穿了蓝布工作服的小伙子,手里舞着铁链,铁链的两个头上,都有一个装着木炭的笼子,随着铁链舞动,炭火划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