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用人的诀窍
>   缝纫机这个活,入门不难,连姚远这种粗手大脚的男人都能学会。可是,入门以后,把活做细就有难度了。针脚均不均匀,跑直线直不直,拐角的地方能不能跑到线上,全凭个人经验手灵巧不灵巧。

  所以,小慧首先就要求要年轻的,干活手不抖,推送布料均匀,这样才能跑出好的针脚。

  一个星期以后,三十个女人的活路就高矮立现了。

  小慧把前十五个活干的好的留下来做缝纫工作,也是这些女人们当中给工钱最高的。

  剩下的十五个女人,她原来说要淘汰十个,其实也没这么做。

  按着编了号的样板裁剪布料,需要俩人,一个拿着样本在布匹上画线,一个检查画线对不对,然后用剪子裁布。

  还得有仨人负责熨烫做好的衣服。剩下五个,盘中式扣,钉口子,上领子,缝商标,活也不少。

  考试不好的女人们,原来担心会被淘汰,小慧反倒把她们给留下来了。虽然工钱不如跑缝纫机的多,但也能在这里挣钱,她们还是感激小慧的。

  挣的少,是她们自己技不如人,这个也怨不着小慧。小慧留下她们,已经给足她们面子了。

  这个手段,也是小慧从姚远那里学的。

  本来属于员工东西,要让员工感觉到本来可以不属于他(她),是你给他(她)的恩赐,设法让别人从心里感激你,不怨恨你。

  这是姚远在饭桌上,教美美怎么当好车间主任的时候,告诉美美的,小慧也听到了。

  有些人,不善于控制好自己的性格脾气,做事容易随着自己的性格走。虽然也懂这些道理,但不会运用于实践,听再多的管理讲座,也是毫无用处。

  而只有像小慧这样,知道活学活用的,才属于真正的管理人才。

  这个,恐怕跟学问多少的关系还真不大。特别是工厂里,许多本科毕业的工程师,甚至是研究生,在走向领导岗位之后,表现还没有一个高中生,甚至是初中生优秀。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小慧无异是一个管理人才的苗子。她只是听了姚远讲的一些理论和例子,就能记住,并能理解、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确相当难得。

  小慧的兄弟媳妇,也在留下的三十个女人当中,但她的手脚不行,考试就给刷下来了。

  她自己不好意思跟小慧说,就找小慧娘去说。

  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呀,兄弟媳妇毕竟是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