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前妻
所以,餐馆里客人不多,也很清闲。
年前的时候,苏春荣已经把自己离开加盟店,到餐馆里工作的事情,告诉了父母。
在餐馆里挣的,和在加盟店差不多,甚至有时候要比原先挣的还多,她也就敢跟父母说换工作的事情。
果然,父母没有多说什么,连原因都没有多问。她上交的工资不少,他们也就不问。
仅仅是这一点,也让苏春荣心里难过。父母的心里只有钱,她不是他们的闺女,只是他们一个挣钱的工具。
出了正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餐馆里生意也就一天比一天忙碌,这正是苏春荣所希望的。
只有在忙碌的时候,她才可以放下一切,才可以不想姚远。
清明过后,店里来了位常客,三十五六岁,中等个头,很是精神。
从穿戴上看,这人不是一般普通百姓,穿了很合体的蓝色西装,双排扣的,当时流行的那种。外面还穿了一件淡灰的长风衣,也是十分合体规整,有些不染纤尘的气度。
在八九年的时候,能穿这么体面的人,城里是十分少见的。就是抗抗大老板姚大厦,平日里也是夹克服和西裤,很少有这样规整的装扮。
这人每天中午,都会按时来店里,点两个菜,不喝酒,单独坐一个包厢,嘱咐服务员,不要安排别人过去,他不希望别人打扰他。
看他这气度,苏春荣没敢拒绝他。
这个时代,有些人是得罪不起的。他们这里生意红火,其他同行眼热,没少使坏主意。得亏赵小娥和派出所关系不错,过来捣乱的都被民警及时赶到,给带走了。渐渐的,才没有人过来找事。
但苏春荣也得了教训,那就是看着有身份的人,尽量不要得罪。万一这人派出所摆不平呢?那就会出大乱子了。
时候长了,这人经常过来,就和店里所有人混的熟了。有时候,还故意把苏春荣喊过去,询问一下关于店里那些丁大海的特色菜。
开始的时候,苏春荣不愿意过去,毕竟和人家不认识,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啊?
因此只是站在他旁边,回答完他的问题,立刻走人。
渐渐地,她发现这人温文尔雅,谈吐不俗,也就放下戒心,偶尔坐下来和他聊几句。
时候长了,她发现,人家的确是个正经人,而且见闻广博,全国各地的风俗和人文景观,都能讲的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反而把苏春荣给主动吸引过去了。
这是�
年前的时候,苏春荣已经把自己离开加盟店,到餐馆里工作的事情,告诉了父母。
在餐馆里挣的,和在加盟店差不多,甚至有时候要比原先挣的还多,她也就敢跟父母说换工作的事情。
果然,父母没有多说什么,连原因都没有多问。她上交的工资不少,他们也就不问。
仅仅是这一点,也让苏春荣心里难过。父母的心里只有钱,她不是他们的闺女,只是他们一个挣钱的工具。
出了正月,天气渐渐暖和起来,餐馆里生意也就一天比一天忙碌,这正是苏春荣所希望的。
只有在忙碌的时候,她才可以放下一切,才可以不想姚远。
清明过后,店里来了位常客,三十五六岁,中等个头,很是精神。
从穿戴上看,这人不是一般普通百姓,穿了很合体的蓝色西装,双排扣的,当时流行的那种。外面还穿了一件淡灰的长风衣,也是十分合体规整,有些不染纤尘的气度。
在八九年的时候,能穿这么体面的人,城里是十分少见的。就是抗抗大老板姚大厦,平日里也是夹克服和西裤,很少有这样规整的装扮。
这人每天中午,都会按时来店里,点两个菜,不喝酒,单独坐一个包厢,嘱咐服务员,不要安排别人过去,他不希望别人打扰他。
看他这气度,苏春荣没敢拒绝他。
这个时代,有些人是得罪不起的。他们这里生意红火,其他同行眼热,没少使坏主意。得亏赵小娥和派出所关系不错,过来捣乱的都被民警及时赶到,给带走了。渐渐的,才没有人过来找事。
但苏春荣也得了教训,那就是看着有身份的人,尽量不要得罪。万一这人派出所摆不平呢?那就会出大乱子了。
时候长了,这人经常过来,就和店里所有人混的熟了。有时候,还故意把苏春荣喊过去,询问一下关于店里那些丁大海的特色菜。
开始的时候,苏春荣不愿意过去,毕竟和人家不认识,谁知道他安的什么心啊?
因此只是站在他旁边,回答完他的问题,立刻走人。
渐渐地,她发现这人温文尔雅,谈吐不俗,也就放下戒心,偶尔坐下来和他聊几句。
时候长了,她发现,人家的确是个正经人,而且见闻广博,全国各地的风俗和人文景观,都能讲的绘声绘色,栩栩如生,反而把苏春荣给主动吸引过去了。
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