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古董老师
事儿上,抗抗是不敢违背丈夫的心意的。
其实抗抗不知道,这个刘二赶可是大有来头的。
刘二赶的上一辈,是他们村那一带的大地主,号称刘半山,包括他们村方圆十里,一直到矿机附近,大部分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
他当年在燕京大学读书,对古文和金石、古董这些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很有研究的。
四八年的时候,大战在即,刘二赶跑回老家来,劝着他爹把土地尽量都分给租户,不要了。租户们过去欠的债,也一笔勾销了。
他爹那个老财迷,舍不得啊。在他一再催促,讲明厉害的情况下,他爹把租户的债守着大家给烧了,算是一笔勾销,把山田薄地送给了租户,可水浇好地,却舍不得送人。
解放以后,得亏他爹听了他的,才保住一命,可也逃脱不了斗争,弄的人不人鬼不鬼,最后后悔不听儿子的话,给窝囊死了。
刘二赶没做过什么恶,可也一辈子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赶了一辈子驴车。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又赶驴车,大家就叫他刘二赶,至于他原来的本名,时候长了,倒没有人记得了。
姚远起初也不知道刘二赶还有这样的履历,等他发现他认识古文而且造诣颇深,看到他刻篆字石印,这才意识到这人不简单,偷偷去他们村附近一打听,好家伙,这还真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话说回来了,那个年头刘二赶也不敢漏啊,漏了就说明他接受改造不深刻,还对过去欺压人民、剥削人民的日子念念不忘,时刻想着变天,那还得了啊?
姚远知道了这老头的来历,就对他更加敬重了。有时候从旧货市场上淘换回来件旧瓷器让他给看看,嚯,没想到人家对这个也是行家。什么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如数家珍。元、明、清瓷器,做旧仿瓷,款识、造型、纹饰、胎釉,说起来头头是道,一套一套的顺口拈来,把姚远给唬的一愣一愣的。
姚远赶紧领着他回家,把自己往日里买的那些瓷器都挖出来,让他一样样鉴定。
结果人家顺手拿来一看,就给整了个明明白白:
这个,宋晚期汝窑盖碗,可惜不是真的,真的就值钱了。这是民国年间仿的,连清仿都不如,值两毛钱吧?
姚远后脊梁就冒冷汗,他可是花五块钱买回来的,这下让人家坑了。
这一件,元青花,至正时期的货,留着吧,赶上盛世,没准儿值一根金条!
姚远就不由窃喜,他只花了八块钱,买了一根金条。刘二赶是不知道后世古玩到底有多值钱,他说值一
其实抗抗不知道,这个刘二赶可是大有来头的。
刘二赶的上一辈,是他们村那一带的大地主,号称刘半山,包括他们村方圆十里,一直到矿机附近,大部分的土地,都是他们家的。
他当年在燕京大学读书,对古文和金石、古董这些中国古代的文化,是很有研究的。
四八年的时候,大战在即,刘二赶跑回老家来,劝着他爹把土地尽量都分给租户,不要了。租户们过去欠的债,也一笔勾销了。
他爹那个老财迷,舍不得啊。在他一再催促,讲明厉害的情况下,他爹把租户的债守着大家给烧了,算是一笔勾销,把山田薄地送给了租户,可水浇好地,却舍不得送人。
解放以后,得亏他爹听了他的,才保住一命,可也逃脱不了斗争,弄的人不人鬼不鬼,最后后悔不听儿子的话,给窝囊死了。
刘二赶没做过什么恶,可也一辈子在村里抬不起头来,赶了一辈子驴车。他在家中排行老二,又赶驴车,大家就叫他刘二赶,至于他原来的本名,时候长了,倒没有人记得了。
姚远起初也不知道刘二赶还有这样的履历,等他发现他认识古文而且造诣颇深,看到他刻篆字石印,这才意识到这人不简单,偷偷去他们村附近一打听,好家伙,这还真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话说回来了,那个年头刘二赶也不敢漏啊,漏了就说明他接受改造不深刻,还对过去欺压人民、剥削人民的日子念念不忘,时刻想着变天,那还得了啊?
姚远知道了这老头的来历,就对他更加敬重了。有时候从旧货市场上淘换回来件旧瓷器让他给看看,嚯,没想到人家对这个也是行家。什么定、汝、官、哥、均五大名窑,如数家珍。元、明、清瓷器,做旧仿瓷,款识、造型、纹饰、胎釉,说起来头头是道,一套一套的顺口拈来,把姚远给唬的一愣一愣的。
姚远赶紧领着他回家,把自己往日里买的那些瓷器都挖出来,让他一样样鉴定。
结果人家顺手拿来一看,就给整了个明明白白:
这个,宋晚期汝窑盖碗,可惜不是真的,真的就值钱了。这是民国年间仿的,连清仿都不如,值两毛钱吧?
姚远后脊梁就冒冷汗,他可是花五块钱买回来的,这下让人家坑了。
这一件,元青花,至正时期的货,留着吧,赶上盛世,没准儿值一根金条!
姚远就不由窃喜,他只花了八块钱,买了一根金条。刘二赶是不知道后世古玩到底有多值钱,他说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