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搬山移气镇
被我插上了白色的蜡烛,而中间的水杯则被我插上了一株点燃的贡香,香雾弥漫之间,两根蜡烛的火光似也闪烁个不停,气氛霎时就压抑了下来。
胖叔带着海东青还有老爷子站在了甲板的边上,三虎也跟了过去,都在我的吩咐下与我拉开了距离。
见一切就绪,我将桌子上的毛笔拿起,蘸了蘸磨好的朱砂,一瘸一拐的向着那两个大桶走了过去,步伐忽进忽退,动作也很是奇怪,外行人一般都看不懂。
“天苍苍地苍苍”我的手高高举了起来,在半空中用蘸了朱砂的毛笔虚画着,嘴里高声唱着带有曲调的词儿“喜神在上福气必昌喜神不在鬼祟入堂啊”
现在我所走的步伐名叫禹步,按照普通的解释,这种步伐源自于道家,是祷神请福常用的一种步伐动作之一,相传这是大禹所创,故称其为禹步。
注释禹yu第三声,姓姒si第四声,名文命,字密,史称其为大禹,或是帝禹,为夏后氏首领,是夏朝的第一任君王,在古代经典传说中,皆有他的记载,例如史料记载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之会,九鼎等。
实际上这种东西源自于西南的巫祝一流,道家只是后来承袭此术而已,并不是最初继承禹步的流派。
禹步的动作与大多法事里的步伐不太一样,禹步就很像是瘸子走路的动作,一进一退,必须踩着固定的步子。
而这种步伐也有很多种流派,像是易家所传的禹步,就与其他的禹步不一样。
右脚抬起,左脚连连往前三步,随后又退两步,放下右脚,在原地转半个身子,又重复着先前的动作。
不光如此,还得在不同的法事里配合不同的动作,否则这种步伐就不会给施术者带来应有的效果。
至于这效果是什么,那就得看施术者在做什么法事了。
如现在的情景。
我做的是搬山移气镇必须用到的步骤,禹步此时的作用,就是帮我稳住两个桶里的艮气,或是说,地气。
“天地玄黄,万物成方,气存厚土,镇之邪郎。邪郎,冤孽阴魂的另外一种称呼,常用来称呼阴魂,或是被冲身的人,是湘西一脉特有的词”
我拿着蘸了朱砂的毛笔走到桶前,蹲下身子,围着这两个桶画起了符咒。
就像是要弄一层包围圈一样,在甲板上,符咒成一个接一个的长条状,围绕着水桶展开。
这些符咒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我大学时所学的高数,每一个符咒的中心处都有一堆咒词需要写出来,事前我仔细数�
胖叔带着海东青还有老爷子站在了甲板的边上,三虎也跟了过去,都在我的吩咐下与我拉开了距离。
见一切就绪,我将桌子上的毛笔拿起,蘸了蘸磨好的朱砂,一瘸一拐的向着那两个大桶走了过去,步伐忽进忽退,动作也很是奇怪,外行人一般都看不懂。
“天苍苍地苍苍”我的手高高举了起来,在半空中用蘸了朱砂的毛笔虚画着,嘴里高声唱着带有曲调的词儿“喜神在上福气必昌喜神不在鬼祟入堂啊”
现在我所走的步伐名叫禹步,按照普通的解释,这种步伐源自于道家,是祷神请福常用的一种步伐动作之一,相传这是大禹所创,故称其为禹步。
注释禹yu第三声,姓姒si第四声,名文命,字密,史称其为大禹,或是帝禹,为夏后氏首领,是夏朝的第一任君王,在古代经典传说中,皆有他的记载,例如史料记载的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涂山之会,九鼎等。
实际上这种东西源自于西南的巫祝一流,道家只是后来承袭此术而已,并不是最初继承禹步的流派。
禹步的动作与大多法事里的步伐不太一样,禹步就很像是瘸子走路的动作,一进一退,必须踩着固定的步子。
而这种步伐也有很多种流派,像是易家所传的禹步,就与其他的禹步不一样。
右脚抬起,左脚连连往前三步,随后又退两步,放下右脚,在原地转半个身子,又重复着先前的动作。
不光如此,还得在不同的法事里配合不同的动作,否则这种步伐就不会给施术者带来应有的效果。
至于这效果是什么,那就得看施术者在做什么法事了。
如现在的情景。
我做的是搬山移气镇必须用到的步骤,禹步此时的作用,就是帮我稳住两个桶里的艮气,或是说,地气。
“天地玄黄,万物成方,气存厚土,镇之邪郎。邪郎,冤孽阴魂的另外一种称呼,常用来称呼阴魂,或是被冲身的人,是湘西一脉特有的词”
我拿着蘸了朱砂的毛笔走到桶前,蹲下身子,围着这两个桶画起了符咒。
就像是要弄一层包围圈一样,在甲板上,符咒成一个接一个的长条状,围绕着水桶展开。
这些符咒的复杂程度不亚于我大学时所学的高数,每一个符咒的中心处都有一堆咒词需要写出来,事前我仔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