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阴爩
p;就因为它记载的格式很清晰化,所以我的印象也很深刻,特别是历史上的三次阴爩之祸。

  第一次的阴爩之祸,发生在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的神龙元年。

  第二次的阴爩之祸,发生在宋徽宗执政时期的崇宁三年。

  最后一次的阴爩之祸,则是发生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执政的洪武年间。

  无论是哪一次阴爩之祸,都是引起了当时朝廷的震动,死伤人数也是骇人听闻,就比如神龙元年的那次事件。

  “天象险生,大邪将至,秽气冲斗,帝星殂亡。”

  这是武则天手下术士给她的消息,出人意料的是,这消息不光武则天知道了,没过多久,连朝廷里的不少官员都听说了这消息,当时武则天可是气得半死。

  虽然气,但那时候的武则天可不比以往,她在元年正月初的时候,就已经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了。

  也许是她知道自己命数将近的缘故,她并没怎么责罚那个术士,只是问了术士一句“邪祟生于何地”

  “祟若泉涌,生于西江,显于东南三百里。”

  果不其然,在这术士得到结论的第二天,距离帝都三百里之远的东南地,某个并不繁荣的山村里,忽然就莫名其妙的出现了一个天坑。

  注释天坑,地面塌陷而出的大坑,深浅不一。

  那个坑并不算深,不过两丈深浅,其中的容积也不大,似是没什么特殊的地方,但等官府接到消息前往山村的时候,众人都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在坑洞的底部,有着一层浅浅的绿水,看似浓稠,却给人一种莫名的透彻感。

  天色渐晚,官兵们也就在山村中驻扎了下来,说是要等朝廷里的“特派员”前来观察,这地方得暂时封锁了。

  当时谁都没想到,就是这么一掉以轻心,却让得三百余人死在了这一次的阴爩之祸里。

  第二天一早,附近的县令又调集了不少官兵前往山村,这群官兵也没多想,就那么听话的进了山,进了村落,然后

  “南至山岭,北至松头,长三里之地,尽盖血秽也。”

  “烂肉遍地,秽气熏天,来人闻之欲呕,心惊胆碎,惧至不能行焉。”

  光是这几句话就足以说明当时的场景了。

  其实也怪那些死者太倒霉,自己是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看见阴爩也不认识,就那么在旁边扎了营地,晚上阴爩来了也没人通知,我估计那些在山村里守夜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