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铁甲战舰不是绝对的保靠
  “迦太基国失败的原因……”

  “这个例子太好了!”

  “那是啊,咱们整天得动脑子才能给别人洗脑……当然,是要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要不然我们的后代还要遭几茬子的罪,在我们的时代,就把那些罪恶基因尽量全都干死!”

  好吧,现在这些只是一个构想,还要慢慢去实现。

  这里插一件事情:

  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迦太基开始向非洲内陆扩展,并控制了北非的大部分腓尼基人殖民地。

  与此同时,迦太基亦向西地中海进发,占领了西班牙南部海岸及其附近岛屿、撒丁岛、科西嘉岛及西西里岛西部等,开始称霸西地中海,与希腊分别控制着地中海的西东两边。

  罗马于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公元前264至公元前146年与迦太基为争夺资源而走向战争,即历史上著名的布匿战争。

  布匿战争是古罗马与迦太基两个古代奴隶制国家之间为争夺地中海西部统治权而进行的一场著名战争,这场战争前后进行了3次。

  持续118年的布匿战争,以迦太基的灭亡而告结束。

  罗马人在这期间坚韧顽强,愈挫愈勇,永不言败,而迦太基人意志薄弱、贪生怕死、畏惧战争。

  长达一百多年的战争给交战双方带来了极大损失,特别是罗马多次遭受重大失败和挫折,数度濒临绝境,但罗马人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凭着坚韧顽强的意志品质,一次又一次的险渡难关。

  第一次布匿战争战败时,他们在国库空虚、税率高至极限的情况下,靠国民主动捐资再建舰队。

  当迦太基想乘胜和谈时,罗马人奉行“绝不在败北的时候妥协”原则,坚持战争到底。

  第二次布匿战争,起初罗马连败几役,但他们始终没有像汉尼拔想象的那样分崩离析,反而愈挫愈勇。

  在波河平原的两次战役中,罗马军3万人丧生,但他们誓与汉尼拔再决雌雄,公民踊跃参军,迅速组建了13个军团。

  坎尼战役一仗使罗马战亡全国五分之一的青壮年,包括大批贵族子弟。据说迦太基士兵从罗马阵亡将士手上取下象征贵族身份的戒指,足足盛满了3个大箩筐;罗马元老院300个席位,因议员阵亡,战后空缺多达177个。

  但元老院要求城中悲痛的妇女们闭门勿出、禁止提“和平”二字、不许赎回被俘者,认为危急时刻仁慈会引来祸害,严酷虽短期痛苦但长期对公众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