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卖给大宋瓷器
至他穿越前,这一直是欧洲的标准配方。

  骨瓷的骨粉一般用牛、羊、猪骨等......以牛骨为佳,这一成分可以增加瓷器的硬度与透光度,且强度高于一般瓷器,所以可以做到比一般瓷器薄。

  骨质含量越大,在制作过程中就越易烧裂,所以成品就越贵。

  骨瓷成品质地轻巧、细密坚硬,是一般瓷器的两倍,不易磨损及破裂,有适度的透光性和保温性、色泽呈天然骨粉独有的自然奶白色,而且还不沾油。

  王德发让去人去景德镇挖来上好的瓷土,又买来矾土……这个时空里大宋主要用它来当中药。

  在此期间,王德发利用锅驼机制造了搅拌机,不久搅拌的效果好,还节省了人工。

  同时,他把那面时空瓷窑中最大最科学的“镇窑”拿了出来。

  这种窑体形似鸡蛋,前高后低,前宽后窄。

  窑顶在窑头处呈弧形,往后逐渐下降;窑底则由窑头往后逐渐向上倾斜;窑尾设烟囱。

  它的结构合理,窑温较高,密封性好,空间也较大,通常一次可烧造10吨左右的瓷器。

  王德发当年玩瓷器的时候,一些乡镇企业都还是这个样子。

  然后开始指导大宋瓷匠制胚。

  从灌浆到模压制胚,然后再到石膏模脱水,人家大宋瓷匠玩的也很熟,用不着他操心。

  关键是骨瓷要烧结两次。

  第一次要高温素烧,第二次要低温上釉烧……由于温控的原因,骨瓷成品率很低,如果完全由大宋工匠来试烧,还不知道要费多少时间。

  王德发直接上马了煤气发生器,利用可控的煤气来烧结它们!

  在整个试烧过过程中,骨瓷容易出现的脏点、开裂、过烧、色脏、生烧、棕眼等常见毛病都一一出现了后,王德发在原料的配制上反复尝试,最终找到了相对不错的配比。

  骨瓷的成功率由最开始的百分之十,很快就升到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对工业化生产来说,是不可能容忍的数字,但是,这是骨瓷啊!

  他们要卖给大宋的土豪们十倍的价钱!

  土豪们一定喜欢这种重量轻,比大宋瓷器坚硬两倍以上的骨瓷。

  果然,他们拿出来骨瓷产品后,所谓的流求瓷器立刻在临安城引起了轰动,有些人甚至认为,这种流求瓷堪比五大官窑了……大商大户们对它的关注,都超过了关注战场上的好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