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 天惩行动 二
�大排的站好队,沉默不语,而且只注视前方,没有人东张西望。

  一种压力感让周围旁观的人频频后退,没有人敢大声说话。

  许多人忽然想起来,前些年,正是打着这样旗号的人在这里征收保护费!

  有人想跑,但是看到大多数仍在观看,也就悄悄留下来看着,但是身体姿势是,但有不妙可以随时转身而逃。

  鲍威队长和郭勿语副队长在码头上亲切地接见了姚麦,三个人到了现在也毫无顾忌,他们有说有笑地把双方整个情况都说明了。

  姚麦眼睛里闪着兴奋的光茫,这一次竟然来了上万大军!

  他对流求卫队的作战能力太有信心了------若是沿河而守,估计鞑靼强盗集团会过不了河的。

  鲍威队长和郭勿语副队长也知道了,这方圆百里的武装力量只是这里的乡兵,现在还都在市舶司里听令。

  眼前的板桥镇就是一头小羔羊。

  但是还是不能粗暴对待------他们两个让姚麦家族去做那些人的思想工作,不想动粗,要让他们在自愿的情况下搬走。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点,要把这里当成主要战场了。

  姚麦家族按照真实的情况去说服别人------其实太多人不想离开这里,他们可以找的借口很多。

  但是姚家人说的好,首先他们不是永远离开这里,过个三五年,等战乱停了,还可以再回来,住宅和商铺又不会跑了,就算镇子外面的土地也都在。

  其次,这里要当成战场了,哪里还有生意可做?

  不如到流求岛那里去,那里提供住宅和商铺,而且生意远比这里要多,要不是这样,你用的流求货从哪里来?

  第三,那里除了海关税,啥也不收了,总比在这里交几成的税收好吧?

  第四,你看姚家、张家、李家、刘家都搬走了,这里以后哪里还会有商机了?

  这些说法都是极有说服力的,他们到底是陆续搬走了。

  这个搬迁的过程非常复杂,不必细说,直到大宋派来了八千名厢兵后,借用他们的海船才加快了进度,经常是几十条海船几十条海船集体出发。

  至于周边的农民,他们也劝了,不要心疼土地上的产出,可以到流求岛那给与兑换,只能多给不少给。

  但是走的没有商人那样多,对于那些死命不走的,他们倒是没有强求。

  差不多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