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利益要一致……
msp; 但是,由于长时间听从文官调遣。军队内队上下级的关系,往往成了象征性的,竟然还出现了手下的军官不听从上级军官的命令,却去听文官的指挥的怪事情!

  他们军队内部的关系相当松散,算是一种常态吧。

  所以靠军级压服手下,绝不是好办法,但是如果靠利益呢?这可就大不一样了……吕文焕对大哥的安排必领神会,如果大家关系紧密些可以多得好处,那么,一定能捻成一股绳了。

  大宋朝的军事战果其实就是一个悲剧。

  从字面上和数据上算。他们竟然还能占了六成七成的胜率,但是这是历史小白的算法。

  何为大捷?金军围攻一个城池,一个大宋将领守住了城池,可是任由金军在外劫掠。结果金军抢了许多妇女,财富等走了。

  金军认为胜利了,因为打了许多草谷;宋将也认为胜利了,保住了城池。这对大宋朝来说,保住城池就是大胜,就要写进战功。

  宋金交战。五千金军铁骑对抗三万宋军步兵,结果宋军死了二万多,金军死了三千多,金军最后退去。

  宋军认为这是场大捷,因为金军率先退去,不是大败了,为何要退去?

  况且有三千女真死亡,这不是大捷是什么?至于自身伤亡被忽略了。

  这就是宋朝的大捷,他们的大捷往往是击溃战,而不是歼灭战。

  打仗,汉唐是包饺子,宋朝是赶鸭子。

  包饺子,是彻底消灭敌人,是歼灭敌人,打的是歼灭战;而赶鸭子,是将敌人击溃,敌人不敌,最后逃离而去。

  汉唐很少打战,可是一打仗就是灭国大战,一打仗,就是全歼敌军,不留一丝情面;而宋朝打仗,却是赶鸭子,敌人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最后是打蛇不死,反咬人。

  当年宋太宗时,北伐辽国,十战十胜,可是只是在高粱河一次战败,就是一败涂地,这是为何?

  那是因为北伐辽国打了十次胜仗,都是击溃战,每一次胜利都没有伤及辽国根本,更是让辽军主力跑了。

  在汉唐时代,何为大捷?只有灭族之功,勤王之功,才能成为大捷。收复河套,收复河西走廊,覆灭匈奴,灭绝突厥,这才能称为大捷!而在宋朝只要是守住了城池,就是大捷!这就是差距!

  所以说,从纸面上看,大宋朝对外战争,交战规模万人以上,得胜率超过了六七成,有人大惊小怪;而被认为是军事最强盛的唐朝,却在对外战争中胜少负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