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贾似道真会死啊……
�一个字为最高。

  两字谥号中,文后面的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依次为:正忠恭成,端恪襄顺

  武后面的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依次为:忠勇穆刚,德烈恭壮

  本来礼部拟出的是“文正”,这已经是极高的程度了,范仲淹的谥号便为范文正公。

  毕竟能单谥的大臣极少,整个大宋到目前为止也只有王安石得了王文公的谥号。

  文正二字,实际上应该也能排第一了。

  大宋一代,文人做官后,梦寐以求的想得到一个文正的谥号--文正。

  而大宋的官家也同样是不轻易把这个谥号给人的。

  在历史上,能得到文正这个谥号的人,大多都是当时文人敬仰的对象。

  司马光第一次提出了:“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司马光认为文是道德博闻,正是靖共其位,是文人道德的极至。

  经过他的宣扬,文正从此以后被认为是人臣极美的谥号,所以只有一般性成就的人不会轻易得到的。

  礼部所拟的这个谥号的级别相当的高了。

  但是谢老太皇太后却擦着眼泪说:“贾平章是三代重臣,一生鞠躬尽粹,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还是单字一个‘文’比较妥当。”

  谢老太皇太后此时已经年近九旬,但是身子骨还算硬朗,也许是回到新汴京城后心情大好,抑或是常吃柳精片大有用处,年纪小她很多的重臣都陆续离世了,这怎么能不让她伤感呢?!

  谢老太皇太后早在两年前就还政于官家赵显,从此对朝政不闻不问,只是安心养老。

  这种不恋权的举动深得大宋上下官员的赞美。

  事实上,她在不得不垂帘听政之时,对于朝中大事从来都是均衡对待,没有让哪一方面的权力坐大坐强。

  而且她比贾平章还善待太学生,冬日派人送他们棉衣、煤油和一些产自皇家农庄赛珞璐玻璃暖窑里的新鲜蔬菜。

  一般的权臣家里,也都学了联邦帝国在山东地区的办法,花费些钱钞,建一个赛珞璐玻璃暖窑,就算是冬天也照样能产出新鲜的蔬菜。

  新汴京城周边的一些农场大户也大胆地进行投资,纷纷建起赛珞璐玻璃暖窑……虽然赛珞璐玻璃一天天地便宜下来,但是仍然不是寻常可以大量使用的。

  冬日里的新鲜蔬菜虽然贵上一些,但是也绝非平常人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