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静观其变
�事可能会被有心人拿来做文章,回去后与你母妃商议一下应对之策。还有,告诉你母妃,这次是我们心急了,在摸清情况前不可再轻举妄动了。”

  说话间,马车已经到了大将军府,成宁乾道别后便回宫去了。

  与此同时,成宁乾拜会姜仲坤的事情也由各路探子传回了各自的主子那里。

  “有意思,听说这侯贵妃和侯大将军由于根基不劳,一直谨慎小心步步为营,这次是得了什么消息竟然这么迫不及待,就不怕晋武帝老儿起疑心么。”姜唯邪邪一笑,拿起个果子扔进了嘴里。

  “宫中传出的消息,应该是冲着那姜仲坤的女儿去的。”坐在姜唯右侧一身锦衣的年轻人说道。

  姜唯的笑容僵了一下,说道:“蠢货!”

  “我能说你这声‘蠢货’有点吃味的意思么。”年轻人揶揄道。

  “哼,怎么可能。”

  那年轻人盯着姜唯的脸看了一会儿,一脸正色道:“我可提醒你,亲兄弟还要明算账,更何况如今能跟你算账的可不是我,是我家里那无利不起早的老头子,你还是先考虑考虑他的提议吧。至于那丫头,她那英明神武的爹还不知道有什么打算呢。”

  姜唯有些不自然地摆摆手,说道:“你想太多了,我现在可没那心思,至于你爹的提议,我自会考量。对了,之前探子回报其余两国的人也先后潜进来了,其中有看似身份不低的人物,我原本未曾在意,但是那日他们齐齐伪装成对方打探师父一行虚实,看来这帮人此次打探晋国是其次,冲着圣物而来才是真。这些天你多盯着些。我倒是很好奇已然暴露野心的他们要怎么出场。”

  “你先管好你自己吧。”睥睨姜唯一眼,年轻人便不言语了,姜唯闻言讪讪一笑。

  “皇上,二皇子回宫后去了栖梧宫。”元熹给晋武帝换上新茶后一边磨墨一边回禀刚传来的消息。

  “嗯,知道了。”晋武帝目光定在奏本上似是在思量着什么,过了一会儿又问道:“你近日整理暗探递回来的消息,其中可有关于各国使臣的?”

  元熹放下石墨立刻回道:“有,奴才正打算回禀。”

  “每年都要提醒你好些次,私下里不用称奴才。说吧,什么情况?”

  “我们回复国书后各国便定下了来使,身份均不低。中山国来使是相国之子时任辅国将军,秦国则是传闻中年少有为的大相来访,这大兴国嘛,有些变数。”

  “何意?”晋武帝不解。

  “大兴国本来定下的人选是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