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历史车轮滚滚,挡着淘汰
�中又加入科学技术知识,这读书的涵义得到扩张,就更是需要读书了。

  顺带着,崇祯皇帝也下旨给那些驿站的说书先生,让他们在说书之余,开始宣传交税的必要性。不管有用没用,就是要让大明百姓都知道一个事实,只有朝廷所收的税赋多了,朝廷才能去做更多的事情,比如修建更多的童校,比如增加免费就学的年限等等。

  这两个话题的热度还没有过去,有一个新的劲爆消息便又传了出来。说朝廷要重新登记户籍,统计大明人口。只有登记在册的大明百姓,才算是大明百姓,才能享受大明各项新政所带来的好处。

  以后不管做什么,都可能要随时核查身份。如果没有登记在册,过了登记期限,一经查出,没有合理解释,则统统发配大明新设之行省,比如天山那边,又或者漠北那边,辽东都不可能,朝鲜或者有可能而已。任何有胆敢包庇隐瞒的,无论地位如何,一律连坐之。

  其实,人口登记造册的事情,是历朝历代都会做的事情。可是,不管在哪朝哪代,都还是有隐户存在。官府的控制力强一点,隐户就少一点;官府的控制力差一点,隐户就多一点。

  如今崇祯朝已经过去了八年,官府的影响力也好,控制力也罢,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原本控制力就已经够强了,而如今,又连续出了有利于大明百姓的政策,还有税赋宣传等等,就算一些百姓还没有见识到新的统计人口的威力,他们也没有再当隐户了。当然了,隐户还是有,这个是肯定的。

  与此同时,远在福国那边的大明直辖海港城市会安,刚刚解除了戒严。一支新式舰队往吕宋而去,其他人则该干嘛还是干嘛。

  铸炮坊内,不少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早上发生的事情。

  “看到没有,我们打造的线膛炮厉害吧,郑大帅都亲自跑来我们铸炮坊感谢了!”

  “可不是,郑大帅可是懂行的人,那边造船厂的新式水师帆船也只是和西夷保持差不多水平而已,可我们的线膛炮却比西夷厉害多了,自然是先来我们铸炮坊视察感谢了!”

  “……”

  会安的铸炮坊和造船厂,都夺自佛郎机人手中发展而来。这两个单位,从一开始就有互相比试的势头。

  在一开始的时候,因为大明战船这块,说句实话,技术确实不如西夷的船。因此,在夺取了造船厂,获得了造船的资料后,上面对造船厂更为重视,而铸炮坊一度沦为配角。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从国内派了两个铸炮大师之后,竟然带头做出了线膛炮,这又让铸炮坊有了扬眉吐气的机会。

  郑芝龙对于在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