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名声传宫廷(一)
��,若是隐忍退让,他何能咽得下心内的恶气,就如崔文卿所言,岂能做那缩头乌龟!

  心念及此,苏轼更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在恩相面前大是推荐崔文卿,免得他因司马唐和谢助教的打压,从而断送了科举之路。

  “文卿兄之言大是,但站在阿昭的立场上,也并没有过错,其实根据阿昭今日所言,原本你们之间的矛盾,她可以转圜斡旋解决,只是当时你坚持不听而已。”

  崔文卿轻叹出声道:“苏兄啊,我崔文卿堂堂男子汉大丈夫,躲在女人身后,让女人解决事情像什么话?不管怎么说,做了就是做了,我也不会因此后悔。”

  “那你不准备给阿昭道歉?也不准备回去?”苏轼含笑一问。

  崔文卿点头道:“除非她亲自前来给我道歉,否者我就一直呆在这里,”

  “哈哈,文卿兄真乃可人!居然一点也不怕折昭女魔头,在下实在佩服。”苏轼抚掌一笑,端起茶盏笑言道,“来来来,咱们喝茶。”

  崔文卿依言端起茶杯,与他手中茶杯重重碰在了一起。

  洛阳皇城,殿阁巍峨,金碧辉煌,高高的宫墙殿脊遮住了黄昏夕阳光芒,层层叠叠的宫殿楼宇如高山峡谷,使尚书省各个庭院都笼罩在深深的幽暗之中。

  放衙时间早就已经过去,官吏们也是走得七七八八,唯有尚书令王安石的公事房内依旧有悉悉萃萃的声响传来,显示着还有人在其中忙碌。

  王安石的公事房并不算大,一排几乎占据了北面墙的书架,架上的书卷书籍摆放得非常的整齐。

  房间居中处有一张宽大厚实的红木案几,上面摆放着一块青铜赑屃镇纸,一方唐三彩笔筒。

  房内最是醒目处设着一个铜壶滴漏,显然屋子主人有着很强的时间观念。

  此刻夕阳西下,残红如血,王安石正站在窗前细细的品读着一张书信,神情隐隐有着几分不同于往日严肃凝重的兴奋。

  这封信是今天午后刚送到尚书省的,也是前去府州公干的苏轼送来的第一封书信。

  待收到书信之后,向来勤政敬业的王安石甚至不惜放下了几件较为紧急的公务,脸上隐含期盼的拆开了信封,开始认真阅读信内内容。

  然刚大概浏览一遍,王安石就露出了震撼之色,其后又细细阅读,震撼之色更是转为了止不住的兴奋。

  其后他长吁一口气站起身来,在房内来回踱步思忖,一时之间竟是高兴得不能自持,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