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银行开张
�。

  王安石耐心而又仔细的将童州书写的奏书看完,不禁大感棘手难办。

  河东道乃大齐抵御西夏、辽国的脊梁,断不能就这么塌掉,也不能因为缺少钱粮之事而陷入乱局。

  王安石犹豫良久,觉得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于情于理都应该拨付一些钱财方为上策。

  毕竟童州向来官声极好,可不像种世衡那个喜欢耍账的老流氓,他说缺钱,那是肯定缺钱了。

  不过好在童州在公文最后禀告了一个筹钱的办法,那就是向着民间大商借钱度日。

  王安石虽不知道那些大商怎会借钱给朝廷,但总归是聊胜于无,于是乎也就大笔一圈,表示同意了。

  处理完厚厚奏书,王安石大概心神疲惫,他站起身来负手走到窗棂前,却发现外面早就是黑沉沉一片了。

  他仰望着渐渐升上树梢头的明月,回想起自己内有政敌掣肘,外有诸事烦扰,不禁怅然一声叹息,感概低语道:“独木难支也!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进入腊月,寒风凛冽,河东大地满目冰雪,河东银行也在这时候正式开业了。

  说是正式开业,此话却有些牵强。

  盖因各州各县也只是将银行的场地人员配齐而已,勉强能够维持运作。

  而位于太原城的河东银行总行,只是买了一间钱庄用来办公,所有人员均是从河东路经略府以及太原府内的吏员中抽调而来的。

  这么着急开业的原因并非是崔文卿等人急功近利,而是买粮之事实在迫在眉睫,所需银两也必须尽快凑齐才行。

  崔文卿深知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他穿越之前本是自己开公司的小企业家,加之有自学自考经济管理硕士,对于后世银行的基本业务,以及部分流程还是知晓,特别是对于民间融资机构那些套路更是了熟于心。

  在百忙之中,崔文卿利用七天的时间以讲课的方式,培养了一批抽调到银行工作的吏员,并派遣他们立即奔赴各州郡各县城,指导当地河东银行分支开业事宜,以及具体的业务程序。

  这一天是腊月二十一日,在一阵鞭炮声中,河东银行总行匾额上挂着的红绫翩然滑落,露出了四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写的正是“河东银行。”

  面对着前来围观的人们,崔文卿慷概激昂的发表了一系列讲话,讲述了银行的大概用处,讲述了银行即将要开展的具体业务,并请诸位百姓能够多多支持,前来借钱给经略府以及振武军大都督府。

  太原城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