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文卿练兵(下)
; 或许直到现在,经过长途奔袭的同甘共苦,他才真正觉得自己融入到了这群新卒当中,正式接收了自己总教头的身份。

  也或许是在这片军营当中,方才能够体验到袍泽之间那种最为纯真的感情。

  霎那间,他想到了一首折昭经常哼唱的军中歌谣,大声喊叫道:“袍泽们,让我们一起来唱一首歌!”

  这时候,新军军卒全都已经累得不轻,听到崔文卿还要唱歌之言,大家不由爆发出了一片苦笑叹息之声,显然有些不情愿。

  崔文卿不以为杵,高声道:“咱们唱《秦风·无衣》,感受一下什么叫做袍泽之情。来,我起一个头!大家跟着唱。”

  说罢,崔文卿已嘶吼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崔文卿所唱的歌名为《秦风·无衣》,相传在公元前771年(秦襄公七年,周幽王十一年),周王室内讧,导致戎族入侵攻进镐京,周王朝土地大部沦陷,秦国靠近王畿,与周王室休戚相关,遂奋起反抗。

  面对着兵力强盛,骑着快马挥舞着长刀的戎狄骑兵,兵力甚寡的秦军将士们同仇敌忾,激昂慷慨,相互协助将戎狄骑兵赶出了关中,又在陇西河谷与之决战,使得戎狄部落百年不敢东进中原。

  而也在那个时候,秦国才被周王室所认可,奉命镇守关中之地,拱卫西陲边关。

  这首《秦风·无衣》,正是在当时存亡危机的背景下所产生。

  崔文卿的歌声完全称不上好听,甚至还有一种声嘶力竭的味道在里面,然而在这片宽阔而又苍凉的天地下,在这片满是热血挥洒青春的新军将士中,却仿若有一种让人大感热血沸腾的滋味。

  不少会唱的新军将士已是自发合唱道:“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唱到这里,所有新军将士们的情绪都已经被歌声所感染,不管会不会这首歌,都敞开喉咙跟随唱到:“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

  歌声一遍一遍的响彻开来,新军将士们也是一步一步朝着二十里的终点迈进。

  八里……五里……三里……一里……待最后只剩下一箭之地,已是可以看见演武场的时候,新军将士们的情绪陡然爆发了

  大家嘶吼着,大叫着,狂呼着,如同一群饿狼般再次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一并冲上了演武场,直看得高台上的宁贞以及旁边的军卒们目瞪口呆,不知道这群新卒为何跑了这么久,竟还有如此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