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抵达隩州
  崔文卿脸色凝重的开口言道:“苏兄有所不知,按照朝廷规定,隩州军政属于振武军管辖,而民政还是由朝廷管理,只不过振武军大都督府对于民政官员的任免,有着较大的提名权力而已,而朝廷一般也不会反对振武军的提名人选,所以说除非是发生了乱民暴动,振武军才会进入城市平叛,至于乱民生乱,一般也交由县衙处理便可。”

  苏轼明白了过来,忧心忡忡的言道:“管中窥豹,由此可见隩州一带乱民纠纷实在是麻烦重重啊。”

  崔文卿淡淡笑了:“若不困难,岂能体现咱们此行之任务艰巨?苏兄,凭借咱们两人的聪明才智,难道还解决不了一州之骚乱不成?男儿在世,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纵南海折翅,又有何妨!”

  此话虽是鼓励苏轼,然崔文卿也有鼓励自己之意。

  而且苏轼可是历史名人,在怎么说也有几分真才实学,有他相助,崔文卿自然是信心大增。

  苏轼双目一亮,被崔文卿这番话激起了心头豪气,扬鞭大笑道:“哈哈,好一句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文卿兄说得对,今日就让这隩州,成为你我兄弟二人建功立业之处。”

  宁贞看着意气风华,自信满满的两人,不知为何,心内突然涌出了一阵难以言说的感觉。

  特别是此刻的崔文卿,仿若与昔日的他换了一个模样一般,脸上那种自信之色足可以让人心生迷醉之感,仿若不管挡在他面前的是何等困难,他都能轻而易举的化解一般。

  就这么呆愣片刻,宁贞又回过神来,不禁哑然失笑。

  不过一从六品检校安抚使而已,有何意气风发之处?看来还是她这段时间当衙役当太久了,有些懵懂了而已。

  她倒要看看面对隩州乱局,崔文卿准备采用何等方法解决。

  想到这里,宁贞不由更是好奇了。

  一行人马蹄轻快,很快就顺着路人所指的方向来到了保德县县衙之外。

  可见此刻,县衙内外早就围满了不少的老百姓。

  他们所穿衣物全都是清一色的青布长袍,下着黑色垮裤,脚踏短筒皂鞋,不用问也是由官府统一购置发放的衣物。

  隩州的二月依旧有些春寒,然这些人全都笼着手,跺着脚,徘徊在县衙周围也不肯离开。

  而在县衙大门边,则站着一群持刀带盾的甲士。

  个个面色凝重,长刀出鞘,一片紧张之色。

  见状,崔文卿吩咐马队暂停,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