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率部驰援神头岭
�了,没问题吧?”陈旅长说道

  “坚决服从命令”胡一舟立正说道。

  “其实也不是分派,这里有几个任务你自己看看想要哪个?”说完,陈旅长领着他们来到地图跟前。

  看到地图,胡一舟的嘴角直抽抽。怎么回事呢?

  书中暗表:

  说是在伏击战之前,陈旅长他们开会研究作战方案。从地图上看,到神头岭那里有一条深沟,邯长公路从沟底通过。众人就决定把伏击点设在神头岭。这时候陈旅长就问谁到实地看过地形?结果没人去看过。

  这不是纸上谈兵吗?”陈旅长笑了起来。“靠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

  于是,在派出侦察警戒小组过后,十几个人立刻跨上马,随同陈旅长离开驻地,向南驰去。一路上,陈旅长还不忘和大家研究一下沿途值得注意的地形。

  到达潞河村附近后,大家下了马,隐蔽地沿公路北面的山梁西行。翻过一座山,神头岭在望了。结果实际地形和地图上标示的根本是两回事,公路不在山沟里,而在山梁上!

  公路铺在一条几公里长的光秃秃的山梁上,山梁宽度不过100、200米。路两边,地势比公路略高,但没有任何隐蔽物。紧贴着路边,有过去过敏党部队修的一些工事。山梁北侧是一条大沟,沟对面是申家山。山梁西部有个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那就是神头村。再往西,便是微子镇、潞城。

  这种地形,完全不适合打伏击战。众人有些失望,因为神头岭不行的话,这20多公里的邯长公路上就没有适合打伏击的地方了。

  众人回去开会,一时无法确定在哪里打伏击。最后还是陈旅长力排众议把伏击点设在了神头岭上。

  陈旅长的原话是:“独木桥上打架,对谁有利呢”

  徐团长说:“我看是谁先下手谁占便宜”

  成旅长接着说:“对哇,只要我们做到突然、勇猛,这不利条件就只对敌人不利,而对我们有利了!”

  这就是神头岭伏击战之前的事情。陈旅长的作战风格跟胡一舟的风格极为相似。那就是“短时间内高强度的饱和打击”。其实也可以说胡一舟在前几次伏击战的做法就是在模仿陈旅长的神头岭伏击战。

  至于为什么要打这一仗?当时日本鬼子为了配合津浦线作战,以其第14、第16、第20、第108、第109师团各一部,共3万余人,从平汉、同蒲、道清[河南滑县(原道口)至博爱(原清化)之间的一段旧铁路]等铁路线,向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