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训练跟建设
------------

  这边族老们参观,那边征兵工作进行的很顺利。到傍晚的时候已经有300多小伙子报名了。募捐那边也有收获,钱不多,大多是一些生活物资。

  到了第三天征兵报名结束,保安团一共接受了800多名青年。又去除了一部分25岁以上的,结果还剩下500多人。最后胡一舟决定这些人一起训练,择优挑选。挑剩下的可以作为其他兵种。

  能在这个群山环绕,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生存下来的村寨,总有自己的生存方式。虽说现在的野狼啥的减少了很多,但是在这个山区想要活下去,从小练武是必不可少的。新招的这五百多青年都有一定的武功底子,很大一部分还是猎人出身。

  因为当兵的都是自家的娃,各村的支持力度很大。木头,石头,石灰,源源不断的从各村运来,保安团的营地正在快速成型。在进山山谷的谷口还顺带修了几个机枪地堡群。费用都是各村自己解决的。按照那些族老们的说法“娃娃们为了保护我们这些老胳膊老腿的都准备拼命了,咱们出点钱出点力算啥?”

  各村各寨都想着把队伍放在自己村子外,但是胡一舟说在孙家集是为了守卫进山的山谷,一旦山谷有失,整个山坳地区也就没有屏障了。最后胡一舟保证等队伍发展起来会在各村安排民兵这才让大伙满意。

  由于营地没有建好,胡一舟便把个村寨的青年按照村子分成连队,白天在孙家集集中训练,晚上各自回家。六个国军老兵一人带一个连队。剩下的胡家村跟孙家集的一舟自己训练。还有个村子的人也少就和山外其他村寨的年青人一起放在了孙家集。

  “齐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三四。”

  “向左转,向右转,稍息,立正”

  “卧倒,起立,卧倒。”

  “匍匐前进,说你呢,把pì股掘那么高干么,等着挨枪子呢?”

  “俯卧撑,二百个,做不完中午饭就免了”

  “你们看好了,缺口,准星瞄准点,三点一线。把枪都端好了,不要晃动,谁要是敢让抢上的子弹壳掉下来,自己去跑五公里。”

  “预备用……枪,放下枪。”

  半个月的新兵训练就这么进行的。胡一舟没有按照德械师的训练方法来训练,也没有完全按照后世解放军的方式训练,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个比较合理的训练方式。他白天训练新兵,晚上则对六个老兵加训。等着老兵训练好了就让老兵再去训练新兵。毕竟他还有很多事情忙。

  胡家村在九寨的村子最小,猎户最多,武力值最高,这次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