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五五章 锥子
  这个时代已经有了伞兵作战了,德军在闪电突击中就经常使用伞兵。

  日军也有伞兵,只不过日军前期伞兵训练仅仅停留在跳塔台上。后来日军在去年9月从德国得到了伞兵装备,到11月总算攻克了技术难关,在中国战场上进行小规模实验。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伞兵旅团就投入了战斗,因为技术问题闹了不少笑话,主要是飞机相撞、跳伞跳到海里等,但毕竟也取得了一些小战果。不过,由于日军的运输机载油量小、航程有限,导致伞兵在战场上确实没有太大的作为。这也是日军不重视空降作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日军的伞兵旅团在太平洋战场上归属第五飞行集团指挥,山田乙三自然是知道伞兵作战模式的。只不过山田乙三做梦都想不到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也会实施伞兵作战,而且误打误撞地杀到图们镇来了,这不是要他的老命么?

  虽然是夜晚,但是这么大规模的空降行动,想不惊动小鬼子是不可能的,光是飞机马达的轰鸣声就能惊醒小鬼子。李凌风摸着脚趾头都能想到,很快就会有日军的搜索部队上来搜索的。

  李凌风在等待第一批空投的特战一中队集结的时候,已经想明白了关东军司令部就在附近,特战编队的任务要重新调整,原来的占领、控制图们江铁路桥、公路桥的任务已经变为次要任务了,端掉关东军司令部、打掉关东军指挥机关,已经成了摆在面前的头等任务了。

  李凌风是我军特战司令,算得上高级指挥员了,做出这种决断一点都不稀奇。要是他拘泥于原先的任务、不知道先端掉关东军司令部,那就奇了怪了,他也就不配当刘一民的学生、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特战司令部司令员了。

  好一个李凌风,判断清楚关东军司令部就在图们镇后,在特战一中队完成收拢集结后,和王老虎一商量,马上通过电台联系机场,命令运输机编队将空投地点向北转移十公里,尽量减小运输机群马达轰鸣声对日军的报警副作用。然后,李凌风又命令一中队的战士们收好降落伞,伪装好现场,向北秘密转移,避开日军搜索队搜索,留下一个战斗小组隐蔽监视日军动向。

  战场上指挥员的主观能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李凌风的这个北移降落点和向北撤退的决定,不但瞒过了前来搜索的日军搜索队,也瞒过了正在司令部里指挥作战的山田乙三和武藤章。我军这么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山田乙三竟然没有接到发现敌人伞降的报告!

  之所以会是这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军主力正在围歼日军饮马河一线的第十四师团、第20军,消灭该敌后又迅速向第七师团、第九师团发起追击。山田乙三和武藤章正在聚精会神地指挥横山勇率领的这两个师团撤退,并派出第二师团前往接应,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关注、过问我军是否伞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