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8章 太子
��母港。

  到后来,张家甚至把许多手工商品的加工作坊,直接在耽罗岛开设分厂,利用那些奴隶就近加工,然后再销往三国,降低成本,赚的更多的利润。

  正是在这种模式下,耽罗岛从原先一个很荒凉的海外大岛,日渐变成了一个十分繁荣的商业转口贸易港,甚至还成了一处挺繁华的手工商加工基地,还是一个渔粮产地。

  简直成了渔米之乡,商业大港。

  连百济新罗倭国等商人,近些年都不断的过来贸易。

  岛上的奴隶市场,甚至垄断了与三国的奴隶贸易。奴隶换牛马,换丝绸,银铜换铁锅铁农具等,更是兴盛。

  去年底。

  朝廷开始对三国华人撤离,撤离的华商多数都没马上回国,而是撤到了耽罗岛上。

  而耽罗港也并没因此停歇,甚至越发的繁华。

  因为原先三国的贸易港,现在因为华商的撤离,而变的格外的萧条,华船也不过过去依靠贸易。

  华船不去贸易,但还没有禁止他们来耽罗贸易,因此原先三国各个港的贸易,一下子几乎都转移到了耽罗。

  耽罗港一下子繁华了数倍。

  张璟是在年后抵达的耽罗港,他从平壤过来。

  此前他一直在平壤,做着征讨三国的全面部署,会见东征十万兵马的将校们,与他们沟通进攻的计划,甚至是各种后勤补给等等。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张璟就离开了平壤,乘船直抵耽罗岛。

  耽罗靠近百济,距离新罗和倭国也近,张璟把自己的东征大本营设立在这里,也更有利于指挥。

  尤其是这里就算到了冬季,也并不会有港口结冰封冻等问题。

  “耽罗港确实很美丽,这里的海跟琉求一样纯净,天和吕宋一样的蓝。”

  薛仁贵笑着道,“耽罗还出乎意料的繁华热闹呢,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小岛,如今居然有不下二十万人口,简直不敢相信啊。”

  “联通东海三国的商贸,这港岂能不富不繁华?”张璟在琉求呆了两年,对于工商的认识还是很深入的。

  无商不活。

  说到底,耽罗能有如今这繁华,与张家的投入是离不开的,更与这里紧邻东海三国,占据在重要航线上离不开。

  转口贸易,让这里脱胎换骨。

  “这地方漂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