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并购
都保持了相当完美的缄默的状态。

  也正是因为他的配合,邵年时就以一种近乎于半卖半送的价格将德国德耀牌纺织厂给并购到了现如今的大华纺织厂的名下。

  而他们付出的金钱?

  只有六万零七百个大洋的价格。

  而那多余出来的七百个大洋,还是因为该德国厂房里边囤积的七百件布料的缘故。

  这个价格与邵年时当初筹备一个面粉厂的价格几乎是等同的。

  作为一个具有五条完善的德国造生产线的大中型纺织厂来说,竟然跟一个只有两条生产线的小型面粉厂的价格相同……

  这不得不说,这位德国老板是真的被日本人的威吓给下破了胆子了。

  要说这些做生意的人,对于自己的生意伙伴还是相对平等的。

  哪怕是这位德国老板明明白白的做了一次亏本的买卖了,在他签完了合同准备赶紧离开的同时还不忘记提醒一下这些接盘的中国人,他们即将要面临的危险。

  因为邵年时与陈介夫横插的这一扛子就意味着日本人会将所有的矛头指向新的敌人的所在。

  他们原本打算在胶东半岛上实行的纺织业的垄断,就要遭遇到一波新的障碍与阻挠了。

  这对于觉得自己已经胜券在握,并且开始筹备统一青城纺织价格的日本人来说,比之德国人坚持不退更加让人愤怒的。

  德国老板只不过硬抗了几个月就收到了一个炸弹恐吓,就不知道转过头来依然跟他们对着干的邵年时会遭多大的难了。

  对于这位德国人的好心提醒,邵年时表示了由衷的感谢。

  不过他对于接下来的事态可是有着自己的考量的。

  这不,当陈介夫负责与对方进行交接的时候,邵年时反倒是先让人将布给运到了张参谋名下的转运仓库里边。

  邵年时寻了人去问了张参谋下午的行程,就将人约到了青城的平康里内的里巷内弄的嫣红小馆当中。

  这地方是初家商会里负责的大掌柜的给邵年时推荐的。

  基于要做到知己知彼的原则,邵年时在发出了这个邀请之后,自己就先张参谋一步,打算去那当中一瞧究竟。

  好歹要去弄明白这些个经商之人对于青城这平康里交口称赞的原因,以及他若是给张参谋寻找一‘红颜知己’,总不能拿一些上不得台面的去伺候别人吧。

  说起来这还真是邵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