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学习量
纸片上。

  这些比普通的宣纸更为厚实一些的纸张,被称之为竹制信纸。

  是一种表面稍显光滑,墨汁不容易晕染的,适合人书写信件的纸张。

  这种纸因为材质相对厚一些,就被李管事的裁成了巴掌大小的尺寸。

  在展示的过程中,可以直立起来的。

  这给邵满囤的学习提供了不少的方便,只一个小的细节,就能明白自己认的这位先生,用了多大的认真来教授自己的。

  只因为这份儿心,邵满囤也要学的,更认真些。

  因为邵满囤知晓,自己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些小聪明罢了,在识文断字的领域里,他绝对不属于拔尖的那一拨人。

  所以,他只有更加的努力,反复的学习,争取每日将所学牢牢的记在心中。

  至于旁的,他也不敢多奢求的。

  正是因为邵满囤这种踏实的学习态度,以及对自己清晰的自我认知,取悦了这位看起来要比张管事还有些墨水的李管事。

  老人家,用自己的方式,为邵满囤摸索出了一条适合他的学习道路。

  在这条道路的行进过程中,李管事也感受到了教育学生的乐趣。

  毕竟,不停的压榨一个人的潜力,并瞧着他的极限到底在哪,这件事儿实在是有趣极了了。

  “嗯,不错!”

  李管事笑咪咪的看着邵满囤用木棍在一旁的沙盘上将‘斤’这个字儿写了出来,就一边点头,一边将手旁今儿个要学习的习字卡给拿了出来。

  “哗啦啦……”

  足有二十的张数,比昨儿个又多了五张。

  看得听到声抬起头来的邵满囤,抽了一下鼻子,那根状似钢笔的木棍,也掉在了桌上。

  “不是,先生,您今儿不是说只要学,斤,两,钱……这些字儿就好了嘛?”

  “你这手里拿着的生字儿,可不只这些吧?”

  听到邵满囤的抗议,李管事就语重心长的与邵满囤说到:“满囤啊,你学这些生字儿的目的,是不是跟为今后做生意有服务?”

  邵满囤下意识的点点头,对于自家先生的敏锐度表示出了相当的吃惊。

  李管事却是将手中的这些习字卡挨个的摊开了,像是一个循循善诱的先生一般,给这位年轻人仔细的分析了起来:“你看,你想要知道的重量的表达,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