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都有啥
>   因为在济城附近的受众不多,价格又相对的昂贵,除了经常跑青城,烟城的海货商人外,是没有人会特意去寻这种香肠来吃的。

  可邵满囤家本就是从鲁东海边迁到丘村的,他是吃过这种东西的。

  所以他将这足有七八根半臂长的香肠从梁上拿下来后,那眼神就没舍得从上边拔下来。

  “满囤,来……”

  一声张罗拉回了邵满囤的思绪。

  在他够梁上的东西时,两位阿婆也将地下的零碎给归置到了一处。

  那三个百十来斤的大口袋,还等着他们打开来瞧呢。

  老村长用烟袋锅子敲敲锅沿儿催促道:

  “还愣着干嘛?”

  “昨个就当着大家伙的面都说过了,这张灯官家的东西全都归了你们三户的,这话都撂出去了,那收拾出来的东西,是多是少就全都是你们的造化了。”

  “你们也不用不好意思拿。咱们村里的人虽然都有些小心思,但是这有坏心眼却着实不多。”

  “让你们分……你们就收着。”

  “只要你们三不往外嚷嚷,谁又能知到你们今天到底分到了点啥?”

  “还是说……你们信不过俺这个村长?俺是个能往外说的人吗?”

  说到这,老村长不耐跟这群有些黏糊的娘们儿们再混在一处,拔脚就往灶间外边走去,边走还边说到:“你们先分着吧,我去抽袋烟去。”

  “等到烟抽完了,咱们就走人!”

  瞧着老村长一点都不犹豫的离开,两位阿婆不由的就松了口气。

  不是她们两个人多想。在这个村里她们可只有一个人过活的。

  若是漏了风声,有谁起了歹心,这些粮食怕就是她们催命的符。

  邵满囤赞成两位婆婆的谨慎,等到老村长离开,他将门虚掩一下,才让两位婆婆将那三个口袋给打开。

  待到这口袋一开,这三个人竟异口同声的‘嘶’了一下。

  这坑蒙拐骗,偷抢打砸的混子,还真有些家底儿啊!

  那三个口袋里装的都是值钱的粮食,一袋是豆粒谷碴,两袋是精磨细粮。

  只不过,这些细粮看着有些奇怪呢。

  其中一个口袋是苞谷面,小米面,豌豆面,以及一些黑麦面混合在一起的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