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四章 需要重新磨合的大宋君臣
�置。

  赵桓说依托荆湖训练水师。

  本来下的是一部闲棋,宗泽能训练出来最好,训练不出来,也给当初投诚的杨幺一个妥善的安置。

  宗泽是个文官,一辈子没接触过什么军务,但是在军务上的天分,照猫画虎,还是整理出了一支可堪一战的水师。

  李纲能够派遣荆湖水师前往灾区造堤,也是侧面反应了这只军卒的军纪严明。

  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

  赵桓盯着堪舆图思忖了好久,眼下大宋不缺少对倭国用兵的理由,毕竟倭国的君主,崇德王就在汴京,请求宗主国前往藩国平定祸乱。

  这是非常堂堂正正的理由,不需要多一条倭国收留金人,大宋兴兵。

  “官家,李太宰来了。”赵英打断了官家的思考,李纲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

  “官家,臣听说宫中闹鬼了?”李纲见面第一句就是问的宫内是否安定。

  官家的家务事,也是国事,太子、皇后的废立都需要经过多方面的周旋,皇帝压根就没有私事。

  听闻宫中闹鬼,李纲自然是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只不过是蜃景罢了,李太宰某要担忧。”赵桓笑着解释着宫中闹鬼之事。

  “没事就好,臣今天来一则请安,另外还有一事,请官家定夺。”李纲面露为难的说道:“官家,缺钱了。”

  “缺钱了?国帑收支出现了问题吗?”赵桓疑惑的看着李纲,这水患不是应该缺粮食吗?怎么连钱都开始缺了?

  赵桓想起了当初给胡世将安定蜀中的三年免税,难道是因为这个政策?

  李纲摇头说道:“不是国帑收支问题,是钱荒了。鸟羽上皇把崇德王赶走之后,这白银海贸就停了。前段时间存的白银顶多就够四五个月,来年开春,大宋又要钱荒了,官家。”

  “大宋也有银矿,可是汴京铸钱用量极大,停了工,那些银匠就得自谋生路,官家,这不能停工呀。”

  赵桓点头,他猜到了会有钱荒的可能,只是没想到繁盛的海贸,只给大宋带回来了四五个月的存银。

  李纲忧心忡忡的说道:“若是这铸币一停,这钱引继续增发,那就会和之前的钱引一样,大幅贬值,到时候又是麻烦事一堆。”

  大宋钱引的崩坏,直接导致了方腊在漆园造反。间接的导致了两川在赵桓和赵构之间的摇摆和犹豫。

  大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