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简单意思和中等意思
br />
  还有陈留门军民的抚恤、河东路、河北两路的常平仓,大宋内帑垫付的两千万贯,平州城的两千万贯,以及现在津口市舶司的船坞和整个高丽的投资。

  这垫出来的五百贯算清楚,这剩下的将近万万贯的钱财就得算清楚。

  这就不是一个简单或者中等意思可以解决了。

  国帑没这么多钱,每年的税赋都有定数,也都有去向。

  赵英才不管这些国家大事,他掌管内帑,这笔坏账死活算不清楚,就是他的职责。

  即使赵桓不在乎。

  赵英略显有些骄躁的说道:“那也总得有个章程呀,就是这貔貅只进不出也给人点福气,就这么不吞不咽算什么事?”

  赵桓疑惑的看着赵英,这厮平日里顶多提一句,自己说两句,他就不会再问,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需要一大笔的钱财,所以才会他这么骄躁。

  赵桓仔细一想,以现在的内帑规模,就已然明悟,他笑着问道:“是不是高丽那边撑不住了?”

  高丽,是内帑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占用钱财最多,却没有任何回报的投资项目。

  赵英点了点头,叹气的说道:“官家明鉴,高丽那边的确是有些入不敷出了。关键是魏承恩那边,又要钱,他要在高丽建立高丽窑,又是个只挣名声不挣钱的事,臣也是有些无奈。”

  “你跟李太宰和李宫正沟通了吗?高丽的建设工作不是内帑能够负担的。朕当初就跟你说了,高丽那边不是什么优质地方,不值当的投。你非要给朕整个后花园。”赵桓笑着说道。

  赵英赶忙解释道:“高丽这地方穷是穷了点,但是也是有些矿山,还有一些上田,若是经营得当还是能够盈利的,就是前期所需财帛超出了臣的预期。”

  赵桓看着赵英焦虑的样子,这个投资人现在项目亏损都亏红了眼,他笑着说道:“这样吧,你让国帑参与进来,收益对半分嘛。”

  “有钱大家一起赚才是硬道理,光想着独吞,又没那么大的胃。”

  赵英略微犹豫的说道:“官家,其实有件事一直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事涉外廷?”赵桓拿着茶盏的手为之一顿。

  赵英点头说道:“涉及到了陈冲,严格来说是陈冲的父亲,陈子美。”

  “说说吧。”赵桓放下茶盏露出了倾听的模样。

  商部是赵桓国政很重要的一步棋,若是这步棋子出现了差池,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