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这个王喆很有料!
��到接触这位新帝的种种表现,知道他的想法,有些欣慰,也有一些怅然若失。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自己这一生,已经重于泰山了,何必在考虑这等琐事呢?

  “朕看到了你的徒弟郭京所献的宝物,名曰软猬。此等工艺,在军器监也可制备,朕好奇的是这原料,从何而来?”赵桓问起了正事。

  李纲的眼神瞬间变得如同择人而噬的野兽一般。

  大宋找铁料找了一百六十年,迟迟未曾找到适合锻造钢甲的原料。

  就是收回青塘之后,才有了小批量的铁料供应,可是杯水车薪。

  王重阳一进门的时候,就看到了摆在旁边的软甲,这郭京倒是起了个好名字。

  王重阳来的来的路上,亲从官也曾告诉过他,陛下为何召见他。

  “陛下明鉴,此甲乃是草民在西军的一名同乡,带回西夏铁鹞子的冷锻甲,熔炼而成。陛下,此软猬甲非大宋境内铁料。”

  王重阳的答案让文德殿所有的人,都极为失望。

  是啊,不仅仅是大宋在找铁料,前朝汉唐也在找铁料!

  就是找不到富铁矿。

  先秦时期,只有三十七处铁山,

  而汉帝国终其四百年!将三十七处铁山变成了四十九处!

  设置了铁官督办铁务,更是将盐铁设为专营。

  前朝唐最为鼎盛,共计一百零四处,可是这一百零四处的铁山,只有五十三处在大宋境内。

  五十三处看似不少,本不应该缺铁才对,但是大宋缺好铁啊!

  而大宋境内的铁矿多为贫矿,而且铁石品秩极差!

  比如辽国就有来自西域的镔铁,由喫铁石提炼而成,而喫铁石来源于西域大月氏遗族。

  唐时,大月氏自然在境内,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但是大宋在西域的影响力,实在是微乎其微,想找到这个遗族,真的是难上加难。

  大宋的铁究竟差在哪里?李纲也不知道。

  只知道同样的锻造方法,青塘铁料都能锻造出冷锻甲来,但是大宋还是需要采五山之铁精,六合之金英,才能锻造出一批铠甲来。

  实在是不够用啊!

  没有上好的铁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