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叛逆,朕要替三万冤死的将士报仇雪恨。”

  郑宝等人离去之后,小天子气得面红耳赤,连声怒骂,“立即下旨,把袁耀抓起来,把黄猗、荀正等人都给我抓起来,交给廷尉府严加审讯,务必把南阳惨败的真相弄个水落石出。”

  王当急忙劝谏,“此事不能交给廷尉府审理。现任廷尉卿陈群是颖汝人,如果让他审,不但无法把事情弄清楚,还可能倒打一耙,把所有罪责都推到郑宝等人头上。以臣看,还是让大司马、太尉亲自主审为好。”

  蒋济出言反对,他认为此事牵连甚广,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朝堂大乱,不利于朝野上下的稳定,严格遵从律法,该由廷尉府审的案子就应该交给廷尉府,而且他认为郑宝这种人不值得信任,“陛下不要听信一面之辞,中了某些人的借刀杀人计。”

  王当瞪着眼睛,指着蒋济怒斥道:“你是袁耀的故吏,你应该主动回避。你现在这么说,明显就有袒护之意。我要上奏弹劾你。”

  蒋济当即反驳,据理力争,和王当在天子面前吵了起来。天子望望这个,看看这个,突然一拍案几道:“都不要吵了,朕自有办法。”接着他指着贾诩问道,“爱卿可有折衷之策?”

  贾诩略加思索,缓缓说道:“以臣看,此案还是让廷尉府主审为好,但王将军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慎重起见,臣建议陛下从京都之外征调一名大臣回朝出任廷尉卿,这样或许更显公正。”

  “你看哪一位大臣合适?”

  “兖州刺史高览大人。”贾诩说道,“臣建议由河南尹文丑大人出任兖州刺史,钟繇大人出任河南尹,转拜廷尉卿陈群大人为太仆卿,而太仆卿崔琰大人因为其弟弟崔安和此事有莫大的关系,暂时应该回避一下。陛下觉得呢?”

  小天子明白了,贾诩建议自己调换一批大臣,真正的目的是想把钟繇调离军中,以免再出意外。去年如果不是丞相大人借助朝廷修改对外族政策的机会,把匈奴右贤王刘冥调入朝廷,把袁耀调到颖川统率大军,也不至于出现后来的南阳惨败。如今看来,军队是无论如何不能交给士人统率了。

  “准奏。”小天子笑道,“爱卿之言,正合朕意。”

  四月上,长安。

  郑宝在南阳战场上的倒戈,天子的雷霆震怒,让长安陷入了恐慌。

  太仆卿崔琰奉旨回避,被禁府邸。袁耀、黄猗被免职,羁押廷尉府。崔均、崔烈、袁涣、袁霸等大臣因此事而奉旨回避,不允许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干涉和影响此案的审理。

  司隶校尉张辽在搜查黄猗府邸的时候,竟然抓到了荆州刘表的外甥张允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