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立马横枪 第四节 上
��们得到消息,知道我们的援军已经赶到长安,会不会停步不前?或者提前会合北宫伯玉的部队,十三万人同时赶过来。如果是这样,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张温和陶谦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为了防止援军的行踪被泄密,你的行军路线都是我们特意安排的,路上可以避开许多百姓居住集中的地方。到了三辅之后,你们基本上都是在夜间行军。所以,敌人知道你们已经赶到右扶风的可能性很小。”张温信心十足地说道。
随后几个又闲聊一会,李弘和鲜于辅告辞离去。陶谦一直把他们送出了大营。
“子民。”陶谦突然亲热地拉住他,小声说道:“你没有说真话。”
李弘笑道:“大人说笑了,我哪里说假话了。”
陶谦仔细看了他一眼,傲气十足地说道:“你对太尉大人说不知道的时候,我还以为你真有问题。”陶谦指指自己的脑袋,意思是说自己怀疑他如传言所说是个白痴,“但后来你突然改口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李弘尴尬地笑道:“大人一定想知道吗?”
“对,你说说。这个计策虽然是太尉大人一手所定,但倾注了我许多心血。你一定要说说,有什么问题?”
“请问大人,你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吗?”李弘反问道。
陶谦吃了一惊。鲜于辅也不解地望着李弘。李弘这句话说得有点令人心惊。
“子民,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鲜于辅小声问道,“司马大人面前,不要乱说。”
李弘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都是幽州人,说说也无妨,谅陶大人也能理解。”
“太尉大人的这个计策本身的确很好,成功性很大,虽然我们围歼敌人的部队太少,但歼灭边章韩遂的八万大军还是有把握的。问题是太尉大人急于平定西凉,总想一战而定,他忘记什么叫竭泽而渔了。”
陶谦望着李弘笑道:“子民,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等见地,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众不同。不错,很不错。当初我的确对这个计划质疑过,但他是太尉,我能说什么?”
鲜于辅随即反应过来。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子民,你的意思是指部队力量不够,不适宜进行这种大范围的运动围歼?”
“是的,如果我们有三十万部队,这战就好打了。”李弘说道:“十五万对敌人十六万,而且第一战还是围歼西凉叛军八万主力,这战太难打了。我们参加围歼的部队数量太少,形成不了绝对优势。即使打下边章,也是惨胜之局,很�
张温和陶谦对视了一眼,两人都笑了起来。
“为了防止援军的行踪被泄密,你的行军路线都是我们特意安排的,路上可以避开许多百姓居住集中的地方。到了三辅之后,你们基本上都是在夜间行军。所以,敌人知道你们已经赶到右扶风的可能性很小。”张温信心十足地说道。
随后几个又闲聊一会,李弘和鲜于辅告辞离去。陶谦一直把他们送出了大营。
“子民。”陶谦突然亲热地拉住他,小声说道:“你没有说真话。”
李弘笑道:“大人说笑了,我哪里说假话了。”
陶谦仔细看了他一眼,傲气十足地说道:“你对太尉大人说不知道的时候,我还以为你真有问题。”陶谦指指自己的脑袋,意思是说自己怀疑他如传言所说是个白痴,“但后来你突然改口了。你以为我看不出来吗?”
李弘尴尬地笑道:“大人一定想知道吗?”
“对,你说说。这个计策虽然是太尉大人一手所定,但倾注了我许多心血。你一定要说说,有什么问题?”
“请问大人,你认为这个计划可行吗?”李弘反问道。
陶谦吃了一惊。鲜于辅也不解地望着李弘。李弘这句话说得有点令人心惊。
“子民,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鲜于辅小声问道,“司马大人面前,不要乱说。”
李弘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们都是幽州人,说说也无妨,谅陶大人也能理解。”
“太尉大人的这个计策本身的确很好,成功性很大,虽然我们围歼敌人的部队太少,但歼灭边章韩遂的八万大军还是有把握的。问题是太尉大人急于平定西凉,总想一战而定,他忘记什么叫竭泽而渔了。”
陶谦望着李弘笑道:“子民,没想到你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等见地,看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与众不同。不错,很不错。当初我的确对这个计划质疑过,但他是太尉,我能说什么?”
鲜于辅随即反应过来。他小心翼翼地问道:“子民,你的意思是指部队力量不够,不适宜进行这种大范围的运动围歼?”
“是的,如果我们有三十万部队,这战就好打了。”李弘说道:“十五万对敌人十六万,而且第一战还是围歼西凉叛军八万主力,这战太难打了。我们参加围歼的部队数量太少,形成不了绝对优势。即使打下边章,也是惨胜之局,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