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张家败家子
  张之槐共育有五子,大儿跟二儿子为官,共是两郡太守,虽有其父庇护可还是未曾高迁,倒不是京中无此意,而是其人不愿,以往京中来信,都由父母在不远游的理由给推了,当然这只是京中大员的推荐,如果真是夏帝征召,便是再不愿意也容不得推辞,再加上言初溪这一位张之槐的得意门生,以及一众零零散散的接受过张氏恩惠大小官员,张氏在江南道的声望也就仅次于皇室,如果不是没有那个藩王的名号,张之槐无疑就是江南道的土皇帝。

  不过因为大夏早已经没有分封藩王的例子,所以这方面便是想都不用想的,即便是爵位,到了一等公也就到头了,也就四大王府还保有这个权利,长子继承王位,其余次子如果没有大的官职在身,也只是分封为郡王的命,下放到自己的封地,不过封地归封地,却不是由得他们管的,只是每到时间,这个封地上的税收会有近三成的钱粮归到其手上,做个闲散王爷,除非是真的有才能,才能去做个郡守。

  张氏三子四子为商,一个是常年皇商一个是江南道最大的灰色产业的领军人,不管是那个行业都能够插上一手。

  倒是最小的儿子算不得多有出息,当年张之槐告老的时候为了让夏帝宽心,便一直留在了国子监,做了十多年的纨绔子弟,最后还是由一名朝中大员提议,才得以回乡,可终究还是烂泥扶不上墙,其他能力没有,祸害乡里却是一把手。

  估计放他离开时夏帝还是想过的,这么一个儿子,张之槐岂会多看重,留着也无多大用处,还多占了国子监一个读书人的位置。

  而这位‘逍遥’公子最喜欢来地方,就是自家哥哥开的这座青上坊,还特喜欢开着个窗户来一段巫山云雨,惹的来不起这地方的地痞流氓动不动就来过过眼瘾,不过没多久就会有几个人因为调戏女子被逮到牢房里去,吃几天的牢饭,当然这只是后话,而那些个被撩拨的下半身想事的傻叉,自然也是让官府去管的,普通百姓可管不得,阎王易躲,小鬼难缠。

  这不,这一位张伟杰才刚跨进青上坊的大门,便有人开始围绕着张公子最喜欢的那几间屋子外面,想好好打探一下,张公子正在哪间屋子里调节气氛。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歹是坊里数一数二的清倌人,即便是刘卿这一位轻挑琵琶弦的才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