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暗藏杀机的背景音乐
;张天阳的询问对象是坐在电脑前,对着屏幕发呆的麻醉实习生。

  这可怜孩子愣了好一会,才突然站了起来,有些手足无措。

  但既然他能安安稳稳的坐在圆凳上,那么就说明……

  “老师他,他刚刚说,去上个厕所……”

  果然。

  张天阳默默的将目光从圆凳上收回来,叹了口气。

  “你不会听监护仪?”

  回应他的,是麻醉实习生茫然的眼神。

  “啊?”

  于是张天阳默默的叹了口气。

  手术室里监护仪的“滴滴”声,和病房里监护仪的“滴滴”声是不一样的。

  病房里,哪怕是监护病房里,监护仪在“正常”状态下是不会叫的。

  它只会默默的在屏幕上显示出各种数据。

  只有当患者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指标不正常了的时候,它才会“滴滴”出来。

  而根据监护仪“尖叫”的频率和凄厉程度,医生们大概会知道,患者的病情到底危急到了什么地步。

  但是手术室里,监护仪的“滴滴”声代表的是患者的心跳。

  每一声“滴滴”,跟代表心率的波形都是匹配的。

  麻醉医生们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监护仪“滴滴”声音的大小。

  但是绝对不会让它像是在病房里那样,“安静”下来。

  麻醉状态下的患者,通常比病房里那些要危险的多。

  因为他们失去了“自我调节”的能力。

  当他们突然遭受某种“创伤”,比如突然上了电刀,或者突然切割了内脏的时候。

  失去了“自我调节能力”的他们,必须依赖于麻醉医生,来做出必要的调节——也既泵入不同的药剂。

  这种时候,麻醉医生就是掌控他们生死的“神”。

  所以他们必须能够听到这样“滴滴”的心跳声。

  也唯有专业的麻醉医生能够分辨这些“滴滴”声中显示出来的,微妙的变化,并给出及时处理。

  麻醉医生不在的情况下,在场的外科医生们,连同麻醉实习生这个“练习时长三天”的半吊子在内,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睁眼瞎。